电阻大是什么意思
电阻是电阻器的简称。提问者所说的电阻大,可以理解为电阻的电阻值大和电阻的体积大两种。
电阻的种类比较多,常用的电阻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玻璃釉电阻、合成碳膜电阻、线绕电阻、贴片电阻等等。
电阻阻值与功率没有直接联系,例如碳膜电阻它属于薄膜类电阻,它是在碳棒基片上沉积电阻膜而形成的,这层电阻膜的厚度在几微米以下,所以对于这种型号的碳膜电阻来说,不可能将功率做得很大,一般情况下可以做到1/16W、1/8W、1/4W、1/2W、1W、2W。但是它们的电阻值范围可以做得很广0.5Ω~10∧6Ω。
电阻1n是什么意思
这是美国半导体命名方式,1N表示有1个PN结,因此是半导体二极管,4148是序号,它的规格是0.1A100V的开关二极管
电阻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它的英文名称为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来表示。欧姆定律指出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为I=U/R,亦即R=U/I。
什么是电阻值
电阻值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
在电原理图中为了简便,一般将电阻值中的“Ω”省去,凡阻值在千欧以下的电阻,直接用数字表示;阻值在千欧以上的,用“K”表示;兆欧以上的用“M”表示。
影响因素:
1、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材料: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
4、温度: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如金属等;对少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如碳。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此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是否接入电路、导体中有无电流、电流的大小等因素无关。超导体的电阻率为零,所以超导体电阻为零。
电阻什么意思啊
电阻是指电流在通过物质时遇到的阻碍程度,它是用来衡量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物理量。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导电性能。导电性能好的物质,如金属,具有低电阻;而导电性能差的物质,如绝缘体,具有高电阻。
电阻的大小与物体的几何形状、长度、横截面积以及物质的电导率有关。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与电流(I)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为R=V/I。
电阻在电路中起到控制电流的作用,它能够限制电流的大小,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常见的应用包括电阻器、电炉、电灯泡等。电阻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特性,如温度系数、功率耗散能力等,这些特性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需要考虑。
电阻的意思是什么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不同导体的电阻按其性质的不同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满足欧姆定律;另一类称为非线性电阻,不满足欧姆定律。电阻的倒数1/R称为电导,也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G表示。
电阻w和欧是什么意思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希腊字母“Ω”表示。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姆(KΩ),兆欧姆(MΩ),它们的关系是:
1KΩ=1000Ω,1MΩ=1000KΩ。
在电原理图中为了简便,一般将电阻值中的“Ω”省去,凡阻值在千欧以下的电阻,直接用数字表示;阻值在千欧以上的,用“K”表示;兆欧以上的用“M”表示。
扩展资料
各种金属导体中,银的导电性能是最好的,但还是有电阻存在。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如铝在1.39K(-271.76℃)以下,铅在7.20K(-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超导现象,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材料可以做成超导材料。已经开发出一些“高温”超导材料,它们在100K(-173℃)左右电阻就能降为零。
如果把超导现象应用于实际,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在电厂发电、运输电力、储存电力等方面若能采用超导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消耗。
如果用超导材料制造电子元件,由于没有电阻,不必考虑散热的问题,元件尺寸可以大大的缩小,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