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杜甫单名为“甫”,这个字最早是指苗圃,后来引申为才、刚刚等意思,又被用于对某男子的美称,杜甫名字应该就是最后这种含义。他的字“子美”就是用来解释此名的。
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这个家族曾经如此显赫,在给后代取名自然会寓意深远。
杜甫的读音是什么
读音:【dùfǔ】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的生平简历
杜甫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更是文化世家,先祖杜预是西晋赫赫有名的大将,曾在平定东吴的战役中立下过战功,更是注释《春秋左氏传》的学者之一。其祖父杜审言官职为膳部员外郎,也是初唐最著名的诗人,初唐律诗的奠基者之一。其父杜闲曾在山东任兖州司马之职。杜甫自幼便深得祖辈的文化熏陶,因此,他的文学因子,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根深蒂固的。
少年时期的杜甫生活在开元盛世期间,加上家中颇为富足,生活无忧无虑。他常常和一些文人墨客吟诗对唱,也曾四处漫游,游览世间美妙景观,赏尽异乡的山山水水,也度过了人生中最潇洒浪漫的一段时光。
随着天宝年间李林甫为宰相,唐朝开始由盛转衰,政局混乱,杜甫也渐渐体会到广大百姓的水深火热,忧国忧民的品格也得到了很好的磨砺。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也开始了人生的流亡经历,在历经磨难后,他辗转来到蜀中,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居住。后来唐军击败叛军收复长安、洛阳,杜甫举家离开成都,在云安做短暂的滞留后,迁往夔州。随后他有出三峡、过江陵,抵达岳阳。
在他人生的最后两年,一直漂泊于岳阳、长沙、衡阳之间,而且大多都是在船上度过,在公元770年冬,一代诗人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享年59岁
杜甫主要作品及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作品: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4、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6、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7、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11、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12、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13、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4、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5、绝句漫兴九首·其九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觉莺语太丁宁。
16、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杜甫的生平简介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杜甫一生经历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