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梅四大君子
不是松竹梅,是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其文化寓意为:梅,深披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
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创作出“梅花篆字”。
中国人为什么把梅竹兰菊称作四君子
梅兰竹菊(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四君子。
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诩,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
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就恰如其分了。
梅
黄昏风雨断桥头,
更被群芳妒不休。
奇士梅花今古慨,
凄凉岂独问天楼。
兰
闻香喜识玉兰幽,
雅洁清新韵欲流。
入画入歌皆不愧,
也宜春色也宜秋。
菊
含翠分黄意念深,
有人默契费沉吟。
群芳斗艳争春去,
独向清秋展素心。
竹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四君子梅兰竹菊寓意
梅花、兰花、翠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其文化寓意为: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
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
梅兰竹菊被人们称为四君子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
竹。
竹子有很多寓意,首先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其次它是坚贞、高洁、正直的象征。而且它还有着镇宅守家、平安吉祥等美好的寓意。
为什么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的由来:因为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梅兰竹菊“四君子”寓意: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四君子”题材始终伴随着中国花鸟画的发展。究其原因,这里映衬出的不仅是由于“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种人格力量,一种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内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通过“四君子”寄托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最终“四君子”成为古人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高洁品格的绝佳题材。在花鸟画这一门类里,国画梅花、国画兰花、国画竹子和国画菊花是画家常常喜欢表现的对象。这正反映出中国画的象征性: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这些花花草草具有高尚的品德,好比人中“君子”。“君子”是中国哲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具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仅次于“圣人”。在中国人看来,梅花在漫天飞雪的隆冬盛开,不畏严寒、探波傲雪,象征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强暴;兰花独处幽谷,喜居崖壁、深谷幽香,象征君子操守清雅,遗世独立;竹子虚怀若谷,中通外直,清雅靓丽,象征君子谦逊虚中,高风亮节;菊花在深秋绽放,顶风傲霜,潇洒飘逸,象征君子隐逸世外,不陷污浊。这些题材不仅在画家笔下常常见到,也是各种文学样式里的常用之笔。艺术家们喜欢这些花草,其实是表现了对高尚道德的景仰和追求。扩展资料: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特色:
1、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2、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3、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4、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四君子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把梅、兰、竹、菊、称作四君子,又把梅花和松、竹一起誉为岁
称梅、竹、兰、菊为四君子,与它们的生长环境以及自身特征有关。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岁寒三友”的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王安石等人营救,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
黄州即今湖北黄冈。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苦闷。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绪慢慢好转,但因生活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这块地,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
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