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短时记忆特点是什么?
1、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是一种认知资源集中于一小部分心理表征的内在机制;其信息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2、在记忆容量的增加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中:记忆广度,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组块)学前儿童会逐渐发展到人类的标准记忆广度;记忆范围扩大,这里主要指的是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以及信息加工能力的增强;工作记忆能力与婴儿时期相比大幅增强。
3、①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②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什么是短时记忆?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1、认知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语义的加工效果要好。同时,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此外,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材料的系列位置也会影响短时记忆的编码。
2、(1)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在大脑中保持一分钟左右的记忆,其特点是保存信息时间短暂,保存信息的容量有限。作为三级记忆系统的中间阶段,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2)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有: ①个体的觉醒状态。
3、觉醒状态: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组块: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利用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加工深度:认知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语义的加工效果要好。
4、首先,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在接收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其次,短时记忆使我们能够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第三,短时记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着暂时寄存器的作用。例如在做计算题时每做下一步之前,都暂时寄存着上一步的计算结果供最后利用。
什么叫短时记忆
1、(1)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之内的记忆。(2)短时记忆的基本特点:①信息保持的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1分钟;②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③信息容易受干扰,新信息的进入会使原有信息很快遗忘;④信息编码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
2、(1)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2)研究者认为,当剥离其他信息源的干扰之后,估计回声记忆其真实容量只有2-4个。时间短暂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3、短时记忆: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特点: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