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潮剧,知道的帮帮忙啊
潮剧名家唱段推荐如下:荔镜记、告亲夫、苏六娘、井边会、芦林会。荔镜记:《陈三五娘》又名《荔镜记》,是广东潮汕地区及福建闽南地区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之一。潮剧电影《荔镜记》根据潮剧《陈三五娘》改编。告亲夫:旧本曾名《戒自由》1956年由林劭贤首次整理。
《荔镜记》根据潮剧《陈三五娘》改编。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戏曲改革的热潮中各地戏剧互相观摩互相学习的艺术交流活动空前活跃。汕头市正顺潮剧团为排好《陈三五娘》,专门派人到福建泉州向梨园戏学习。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潮剧团重新整理演出《陈三五娘》,在潮汕地区影响很大。
《荔枝记》《荔枝记》是以潮剧形式所演绎的经典剧目,以民间传说为基础,讲述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此剧剧情曲折,表演细腻,唱做并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苏六娘》《苏六娘》是潮剧传统剧目之一,以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主题。此剧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香港许云波版的(杜王斩子)(赵少卿)林燕云版的(孝妇杀家姑)陈学希的(张春郎卸发)林初发的(十五贯)(香壶案)等等,本人比较喜欢听经典唱段,姚璇秋唱(江姐),(井边会)郑建英(告亲夫)还有,林燕云的(陆游)郑怡凤,张长城,郑沙,...等的唱腔无可挑剔,还有小梅花的张晓佳等等都不错。
《东吴郡主》是一部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潮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而倾注全力、精心推出的佳作。由广东潮剧院著名编剧范莎侠根据《三国演义》中孙尚香与刘备之间的爱情故事进行新的艺术创作。
《苏六娘》《苏六娘》戏剧由广东省潮剧团演出,1957年拍摄成电影,由香港鸿图影业公司拍摄,于1959年12月拍成彩色影片。本片以戏剧的演绎了揭阳荔浦苏员外年轻貌美的女儿苏六娘与潮阳西胪表兄郭继春青梅竹马,情愫暗生,被父许婚饶平杨子良,弱女以死拒婚的爱情故事。
潮州潮剧的介绍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清顺治辛卯刊刻的《新刊时兴泉朝雅调陈伯卿荔枝记大全》,也是潮、泉两个声腔的通用本,反映了潮州的潮剧与闽南的梨园戏两个古老剧种在历史发展上的一些关系。
语言:潮剧使用潮汕话作为舞台语言,富有地方特色,贴近民众生活。音乐:潮剧音乐吸收了潮汕地区的民间音乐元素,如潮州大锣鼓、弦乐等,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表演:潮剧的表演手法丰富多样,包括唱、做、念、打等,其中做功和念白具有浓厚的潮汕文化特色。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4 4 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腔、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汉族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我国戏曲在12世纪至13世纪形成北方杂剧和南方戏文(南戏)。
广东潮剧院的发展历程
1、进入21世纪,潮剧院在广东省委、省文化厅的指导下,出版了《潮剧大典》等音像制品,进一步推动了潮剧艺术的传播。在汕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潮剧院积极践行艺术发展方向,致力于弘扬潮汕文化,推动潮剧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2、广东潮剧一团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创作并推出了一批备受观众喜爱、广为流传的剧目。其中包括《陈三五娘》、《辞郎洲》等经典之作,如《火烧临江楼》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辩本》和《扫窗会》则深受观众喜爱。
3、年广东潮剧团成立,同年举办潮剧演员训练班,这是潮剧发展的标志。1955至1957年间各县相继建立专业潮剧团。1958年12月成立广东潮剧院,下分五个演出团。1957年至1959年两次进京演出并在沪、杭公演,与各戏曲剧团接触和交流,提高了表演艺术。1960年赴柬埔寨和香港演出,使潮剧在海外扩大了影响。
4、在潮剧将近500年的发展历史中,截止2007年6月共积累了5000多个剧目[18]。广东潮剧院成立那年(1958年),时并入潮剧院的“源正”、“怡梨”、“三正”、“玉梨”、“赛宝”五个剧团将其所保存的共1280个旧剧本归潮剧院资料室,这些大多是手抄本。
刘明珠潮剧中枫树坡在哪里
天津。潮剧《刘明珠》中讲述,刘明珠千里奔波,从潮州跋涉北上,来到天津卫一个叫枫树坡的地方,见到了埋葬冤死父亲的孤坟,所以枫树坡在天津。在《刘明珠》中,刘明珠在枫树坡刘光辰墓前哭坟一段,声泪俱下,揪人心弦,体现出了她既悲痛又无助的心情。
潮剧演员林燕云是哪里人?
林燕云,女,潮剧小生。广东澄海人。 1998年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文武小生行当。
林燕云,女,1979年生,广东省澄海区人。1998年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专攻文武小生行当,现是广东潮剧院一团女小生,国家一级演员。
周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林燕云,1979年生,广东省澄海区人,广东潮剧院一团女小生,现44周岁。1998年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专攻文武小生行旦。
林燕云老公陈绍孟。广东潮州人 林燕云1985年8月10日出生于中国广东湛江市,现居住新加坡,父亲是新加坡籍企业家,母亲是中国籍广东人。父亲1975年开始创业,1991年成功创建珠宝公司、房地产公司,投资还涉及到房地产业、物流业、贸易业等,1993年中鑫金业集团总部在新加坡成立,她父亲是董事长。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词意深远、情感细腻著称,诗作涉及爱情、人生、自然等多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艺价值和历史价值。下面是李商隐(林燕云演出的潮剧)的详细大全。
优秀奖”,2004年参加广东省第四届戏剧演艺大赛获“金奖”(《沈园绝唱》陆游),2006年参加广东省第五届戏剧演艺大赛获“金奖”第一名(《下金山》许仙),2009年参加广东省第六届戏剧演艺大赛获“金奖”第一名(《占花魁》秦钟)。林燕云是目前唯一一位在广东省戏剧演艺大赛中四连冠的潮剧演员。
范泽华的介绍
范泽华,1938年4月生,广东省普宁洪阳镇人。1949年后传统戏曲“三改”——“改人”、“改戏”、“改制”之后,潮剧第一代表演艺术家,与姚璇秋、萧南英、吴丽君、陈丽华等并称第一代潮剧的“五朵金花”。工青衣、闺门旦,亦反串小生。
范泽华出生在普宁县洪阳镇,乡里的男女老幼不但爱看潮剧,而且喜欢唱潮剧。夜幕降临时,跟着大人们去看潮剧几乎成了村里每一个小孩的必然经历,范泽华的童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读小学的时候,范泽华是学校的文娱活跃分子,尤其酷爱潮剧,她还是洪阳镇新安村洪新剧社的台柱。
嗣后,蔡植群又从报上看到介绍著名潮剧演员范泽华如何在失声之后,经过勤学苦练,形成了浑厚、圆润、委婉、深沉的唱腔特点,使蔡植群受到启发,增强了探索的信心。自此。蔡植群更自觉练功,偶有空暇便“啊啊——”不止,“咦呜——”不停,刻苦学习京剧颤音技巧,细心揣摩范泽华的低回委婉行腔。
潮剧好听的太多了,如果介绍几首不知说选地条曲,范泽华、郑健英、姚璇秋以前录音的好听,还有现在林初发、张怡凰、吴奕敏、刘小丽等等都很好,《京城会》《爱歌》《王金龙命中不幸》《尊一声大老爷》《长老一语破禅关》...你去音像店买碟片时请老板处你介绍就不错的。
黄晓佳,女,潮剧旦角。揭阳市小梅花艺术培训中心学员,曾获第九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业余组金花奖。由汕头海洋音像出版社为其出版发行的同名系列专辑VCD已达15个之多,被誉为潮剧明日之星,现已为海内外潮人所熟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