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音[bēi]
1.池塘:~塘。~池。千顷之~。
2.水边,水岸:东海之~。
3.山坡,斜坡:“~南~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二)读音[pō]
[陂陀](—tuó)倾斜不平。
(三)读音[pí]
[黄陂]地名,在湖北省武汉。
pōbà
“陂”读音为bēi、pí、pō,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陂”的基本含义为池塘,如陂塘、陂池;引申含义为水边,水岸,如东海之陂,“陂”也常做名词,表示山坡,斜坡,如“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坝”,读音为bà,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陂”字有四种读音,分别是:
1、陂bēi
(1)池塘:陂塘。陂池。千顷之陂。
(2)水边,水岸:东海之陂。
(3)山坡,斜坡:“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4)地名:广东省陆丰市陂洋镇
2、陂pí
大多作为地名用字,如:
(1)“黄陂”(Huángpí):地名,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是木兰故里,二程故里,盘龙城文化之源。
(2)“伞陂”(Sanpí):地名,河南省潢川县辖镇,有“鱼米之乡”之称。
3、陂pō
(1)如:陂陀(pōtuó):清叶燮《原诗》:“故即跌下陂陀,沙砾石确,使人褰裳委步,无可盘桓。”
4、陂bi用于方言
(1)“陂西”(bixi):镇名,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
(2)“陌陂”(mobi):地名,河南南阳社旗县陌陂乡。
扩展资料
相关词组:
1、芍陂[sháobēi]
又名期思陂。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相传系春秋楚相孙叔敖所凿,在今安徽寿县东。
2、陂寖[bēijìn]
池塘,湖泽。《新唐书·藩镇传·吴元济》:“尝败韩全义、于頔,以是兵骄无所惮,内恃陂寖重阻,故合天下兵攻之,三年纔克一二县。”
3、遗陂[yíbēi]
指年久失修的堤岸。明海瑞《使毕战问井地》:“为今之计,不必访求故堰遗陂之已废者。”
广东话陂读作(bei第一声),与普通话杯读音相同,意思就是池塘或者是池塘的岸。但是这个字在粤语中指溪流的截水垻,如陂头即是。
读音:bēi(声母b,韵母ei,一声)、pí(声母p,韵母i,二声)、pō(声母p,韵母p,一声)
基本字义:
1、池塘:陂塘。陂池。千顷之陂。
2、水边,水岸:东海之陂。
3、山坡,斜坡:“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4、地名:广东省陆丰市陂洋镇。
5、“陌陂”(mòbēi),地名:河南南阳社旗县陌陂镇。
扩展资料
组词解释:
1、渼陂[měibēi]古湖名。在今陕西。
2、陂陀[pōtuó]倾斜不平;不平坦:山势~。
3、陂池[bēichí]池沼;池塘。
4、陂田[bēitián]山田。
5、月陂[yuèbēi]水泊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