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的草书写得好吗
谢邀。邓石如,初名琰,字石如。是清代碑学兴起后,第一个全面实践、体现碑学主张的书法家。
在他的书艺生涯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篆书和隶书,也为一直囿于帖学的楷行草书注入了碑的基因,开创了碑帖结合的书写新风。
他的楷书得力于北碑墓志,点划丰厚饱满,结体沉稳工整,入笔斩钉截铁,收笔多有出锋,大有踔厉风发之势。
而行草书也很有特色。其书写常以篆隶、魏碑笔意为之。用笔绞转翻飞,气势畅达傲伟,变化丰富。但遗憾的是欠缺虚和,遒丽不足。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书法\
清字的写法比较精彩的非常多。比如翰墨书道从书法字典里搜集的五体书法"清"字,是不是非常好呢?
在草书中,翰墨书道非常喜欢怀素的草书"清",这个清字写的雅俗共赏,平凡中见精巧和大智慧。
我们初看这个字,写的非常简单,左右仿佛上两条垂直线为基准来安排字的重心的。看不出也说明奇妙之处,非常平和雅致。一在黑白空间分割的处理上就超越了许多苦心孤诣殚心竭虑的书法家的经营布置。以大疏对大密。二是结构取势在相向中有及其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整个字气息紧聚。非常和谐与沉静儒雅。
在楷书中要属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这个清字了。因为这个字和柳公权书法的风格非常接近,可以说是"情景交融"。柳公权这个三点水的写法非常有独具的特点,从左侧整体轮廓线看,近似一个弧形,而三点的写法也是出人意外,中点粗重,上的和下点相近,但下点比我们常见的则多了一笔。而右侧"青"部的横画却极尽变化之能事。可以说同中见异,异中有同。开合伸缩,粗细轻重的变化到了极致。
清代汤鹏铁字草书对联
安徽博物院收藏有一副清代汤鹏的铁字草书对联。此联长115厘米,宽29.5厘米,上联为“晴窗流竹露”,下联为“夜雨长兰芽”,上联右上角处有落有“丁卯春三”年款,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下联左下角题款“鸠江汤天池”。
这字能进硬笔书协吗
净下心来先把自己的学业搞好这是你当前和以后八九年的时间要干的事,现在就把心思放在追名上,弄不好会误了你的一生的。
我到现在连一本最低级的会员证都没有申领过,感觉到心里特别清爽。
为名所累,活在虚望之中,可是,在别人眼里却一文不值,而自己却不自知,这是一种悲哀。
待你完成学业之后再考虑这个事也不迟。
写字看着很简单,而实质上水深的很。
世上看着越是简单的事,可能也就是最复杂的事。
祝你学业有成,前程锦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