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园的名人故事
闪闪的红星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小英雄潘冬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红军除掉大汉奸胡汉三的事情,而他自己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正是因为革命时期有许多像潘冬子一样勇敢的人,我们的国家才越来越富强。因此小朋友们平时也要学会做一个勇敢的“小战士”,保护好小朋友、保护好自己。
幼儿园十个红色故事简短
是的,十个红色故事都是简短的。因为幼儿园适合3-6岁儿童学习,他们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短小精悍的故事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理解。这些红色故事也是经典的儿童故事,如红帽子,小红鸭,小红花,小红车等等。这些故事都是以颜色“红色”为主题,旨在通过形象的图画和情节,培养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情感教育。
儿童成长故事怎么写
故事:丫丫的成长烦恼??
我叫丫丫,今年5岁,已经背起小书包上学前班了。
听妈妈说,我即将出生时特别淘气,踹妈妈的肚子,就是不肯出来。我感觉妈妈的肚子里好温暖啊!
我把妈妈踹疼了,她抚摸着肚子说:“宝宝,你快出来吧,妈妈疼得受不了啦。”
我探出小脑顶儿试了试,呀,外边好冷啊!又赶紧缩回去。
大夫见妈妈非常痛苦,只好在妈妈的肚子上划开一个口子,把我从里面抱出来。
出来的一刹那,我感觉浑身发抖,冷嗖嗖的,“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声把手术室外面的亲人们都惊得围拢过来,急忙问大夫“是男孩还是女孩?”
大夫高兴的说:“恭喜你们,是个女孩,6斤8两。”
回到家,一家人把我围在中间,仔细端详,姥姥说长得像妈妈;奶奶说长得像爸爸。
可我心里想:我不要像爸爸,小眼睛,大嘴巴,一点儿都不好看。我要像妈妈就好了。
大人们每天都在忙碌着,而我可不管那一套,一不高兴就哭,饿了就躺在妈妈怀里使劲吸吮奶汁。
我特别幸运有三个家,这个星期去爷爷奶奶家,下个星期去姥姥姥爷家,一到周末,爸爸妈妈就把我接到自己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我五岁了,每天要按时起床去学前班上课。唉,太烦人了,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真不是好受的,一犯困就想睡觉。
小夹板算是套上了,没办法,人人都是这样熬过来的,我也顺其自然,慢慢熬着吧。
图片均来自百度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幼儿园
儿童革命英雄故事篇1:小英雄雨来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又开始扫荡了,一天雨来趴在炕上念识字课本,忽然听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来把书塞在怀里往外跑,他刚迈出门槛进来一个人他抬头一看,是交通员李大叔,随后听见鬼子呜哩哇啦地叫。
李大叔忙把缸搬开,跑进洞里,小雨来忙把缸搬回原处,雨来刚到堂屋,鬼子硬闯了进来,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敌人抓住。鬼子要他说出李大叔的去向,雨来不告诉他。
鬼子见他不愿讲,就用糖块和金戒指利诱他,雨来每次都回答:“我什么也没见。”鬼子生气了,用手使劲拧雨来的耳朵,在他脸上打两巴掌,并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又一块。在敌人严行拷打下,他坚强不屈把敌人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拉出去枪毙。这时河边响起几声枪响。
敌人走后,乡亲们来到河边寻找雨来,在芦苇丛里,水面露出一个小脑袋来向岸上说道:“鬼子走了吗?”大家高兴的叫起来“雨来没有死。”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从河底游到远处,这就是小英雄雨来。
儿童革命英雄故事篇2: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
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展开,3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八路军总部领导当机立断,分兵突围。
几经搏杀,八路军总部安全突围。但是,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率领部分机关干部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太行山脉。
敌人退去后,总部警卫连战士登上十字岭,买了附近老乡的棺材,找到了左权的遗体并就地掩埋。但左权的英灵并没有得到安息,日军截获到我方“左权失踪”的电报又杀了回来,在十字岭挖出了左权的棺材,打开后给遗体照了相,登在了敌伪报纸上。敌人的暴行一时间让山河失色,大地举悲,复仇的呼声响彻华北。
1942年10月10日,八路军总部在河北涉县莲花山下挑选了一块风景秀丽之处为左权举行公葬仪式,参加公葬的除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总部的全体同志外,还有五千多军民。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在墓前说:“给烈士们行礼并没完事,今后还要做3件事情,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
一时间“为左权报仇,誓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呼声响彻天地。
儿童革命英雄故事篇3: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
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
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
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信……鸡毛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过去了、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暖炕上,盖着一床软绵绵的毯子。太阳从窗口射进来,照在炕上。
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好些吗?还疼吗?”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让你送来的情报。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幼儿园要准备讲故事比赛,有什么故事好介绍呢
演讲故事比赛首先要准备好两分钟之内的故事,而且要有教育意义,最好是有表现力和简单好记的,都说可以给他们讲小猫照镜子的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