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一年级上册江南的景色是莲叶,劳动人民采莲和鱼儿嬉戏。
《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前三句点明了采莲的季节和地点,后四句描写鱼儿嬉戏的场景。一望无际的荷叶,江南人民的欢声笑语,勾勒出一幅秀丽的江南风光。
池上和小池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池上》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小池》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池上》主要在于写采莲的小孩,借用小孩偷采白莲花来描绘出一幅夏日偷采莲花的童真童趣,毫无做作之感;《小池》则是单纯的从一幅小泉树阴蜻蜓小荷来描绘出春天一派生机盎然的精致景象。
扩展资料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没有声音响动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照印在水面分外的喜欢晴丽柔和的天气;荷叶还只是刚刚露出水面的尖角,早就有蜻蜓立在上面了。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子撑着小船在水中去偷采了白色的莲花回来,然而他不知道藏匿踪迹,没有一点点的反侦察能力,水面上的浮萍还有一道小船划过的痕迹。
形容到了目的地风景很美很开心的诗句
1、“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宋】陆游《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2、“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
3、“行到湖边归兴尽,画桥临水与谁凭。”——【宋】赵企《宿普圆寺二首》
4、“行到小桥幽绝处,朗吟诗句答溪声。”——【宋】王执礼《锦溪次赵令韵二首》
5、“行到桃溪花解笑。人面相逢,竞好窥寒照。醉步欹斜西日少,欢声犹唱多情调。”——
【宋】黄裳《蝶恋花》
6、“喜气拥朱门,光动绮罗香陌。行到紫微花下,悟身非凡客。”——【宋】王昂《好事近》
形容绿树成荫的地方的古诗词有哪些
1、《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2、《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3、《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代: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4、《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宋代: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5、《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唐代: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望天门山诗中描写景物有什么
望天门山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
天门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
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碧水:指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倒影所形成的江水颜色。
青山:指两山夹江对峙的天门山。
孤帆:江上行驶的一叶孤舟。
原文: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古朗月行》描写的景物是什么
《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这是虎妞·Zblog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发布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4-02-01 16:20:4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