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与请示的区别有那些
请示与报告的不同点
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指示、批准,需要上级机关审批,重在呈批。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无需上级机关答复,重在呈报。
2.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须在上级机关作出明确的指示、答复后方可执行,不允许边做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阶段工作完成后行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事前请示”“事后报告”。
3.内容含量不同。
报告的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内容范围较广,如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情况、对问题的认识、获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过程、取得的成效、今后的打算等,所以相对来说篇幅较长。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篇幅较短。尤其要注意的是,将多个请示事项放在一个请示件中行文,虽然表面看起来比较省事,但事实上,多个不相联系的事项放在一起请示易造成公文主旨不明,给上级机关的审批和答复造成不便;而且,只要有一个事项因报批程序复杂不能及时答复,其他事项也会被拖延,所以行文中一定要做到一事一请示。
4.写作重点不同。
请教请示请求的区别
1.请教是请求教导,如向老师请教;请示是下级报请上级给予指示;如镇政府请示县政府;请求是申请求助或帮助,如请求给予拨款支持。
2.请教是无知者向知道者求教;请示是下级请上级决定或指示做法;请求是需要对方给予帮助或支持,三者在目的性和对象上都存在不同。
签呈与请示的区别
签呈:旧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向上级请示或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请示可分为解决某种问题的请示,请求批准某种事项的请示.
报告与报备的区别
从请示与报告的概念定义可以看出,请示是下级在遇到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项目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时请求上级给予指点,说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或下级为了搞好工作,打算进行某些活动和事项,而决定权又不在本单位,特拿出意见,报请上级给予批复;报告则多是下级在本单位权限范围内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陈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报送表册资料或物品以及回答上级的询问。
“请示”是一种上行文,早期的请示和报告是混用的
申请与请示的区别
申请指的是对相关事件或者项目提出请求的行为。也就是说对相关的请求提交申请的行为。
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要实现某种行为,或者是完成某个目标。
请示指的是请求指示的行为,也就是说对其情况请求指令的行为。请示的目的是为了得知下一步该怎么去操作。
公文讲解:报告和请示的区别
报告和请示都是上行文,都是下级给上级领导的公文,所以很容易混淆。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行文动机和意图不同。
报告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对上级领导没有诉求,换句话说,对上级没什么要求;请示是请求上级领导指示和批准,对上级领导有诉求,换句话说,想让上级领导帮助解决问题。
内容差异。
报告主要是陈述情况,不提要求。请示也要陈述情况和理由、依据,但是重点是提出要求。
请示的结束语,“妥否,请指示”“可否,请批准”等不能用在报告中。
时间差异。
报告一般是事后的,请示一般是事前的。除了这三方面的主要差异外,二者在处理程序等方面也不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