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亚铁离子的试剂
检验亚铁离子方法如下3种方法:
1、加入K3【Fe(CN)6】,若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则有Fe2+
2、加入KSCN无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显血红色则有Fe2+
3、加入NaOH,产生沉淀先由白色变为灰绿色后变为红褐色,则有Fe2+
离子的鉴别方法
1、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当碳酸根离子遇到稀盐酸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时,证明所检验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2、氯离子:用硝酸银和稀硝酸。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银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证明所检验物质中含有氯离子。
3、银离子:用氯化钠。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
4、.氢氧根离子:用酸碱指示剂,无色酚酞。若酚酞变红,所检验物质中就含氢氧根离子。
5、亚铁离子:溶液中呈浅绿色,即所检验物质中含有亚铁离子。
6、铜离子:用氢氧化钠。铜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生成蓝色沉淀。
7、铵根离子:用碱和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铵根离子和碱反应生成呈碱性的氨气,使石蕊试纸变蓝。
8、钡离子:用稀硫酸。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
铵盐溶液加奈氏试剂反应方程式
奈斯勒试剂又称铵态氮试剂,他是鉴定NH4+的特效试剂,主要成分是K2【HgI4】,在碱性溶液中作用时析出黄色或红棕色沉淀。反应方程式:
NH4++2【HgI4】2-+4OH-=【Hg2O(NH2)】I+7Ⅰ-+3H2O
I离子检验的方法
1: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试剂: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现象: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溴化银淡黄色沉淀、碘化银黄色沉淀
2:离子:硫酸根试剂: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现象:白色沉淀
3:离子:亚铁离子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现象:白色沉淀变灰绿色沉淀最后变红褐色沉淀
4:离子:铁离子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现象:红褐色沉淀
5:离子:铝离子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现象: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后沉淀溶解
6:离子:钙离子试剂: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
7:离子:钡离子试剂:硫酸和稀硝酸现象: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8:离子:银离子试剂:盐酸和稀硝酸现象: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9:离子:铵根离子试剂:氢氧化钠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现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使试纸变蓝
10:离子:碳酸根或碳酸氢根试剂: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现象: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离子:亚硫酸根试剂:稀硫酸和品红溶液现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且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
12:离子:碘离子试剂:氯水和淀粉溶液现象:淀粉溶液变蓝
13:离子:铁离子试剂:硫氰化钾溶液现象:溶液呈红色
14:离子:钠离子、钾离子试剂:铂丝和稀盐酸现象:火焰分别呈黄色和紫色,钾离子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颜色。
离子对试剂的作用
离子对试剂是由强亲水离子形成,反作用于样品分子中的中性离心子对。因此,可用于同时分离带电分子和非带电分子。一般适用所有色谱固定相,流动相含水至少达10%,否则就有产生沉淀的危险(特别是在使用乙腈的情况下)。当使用长链的离子对试剂时,如十六烷基硫酸铵或十二烷基硫酸钠,色谱柱将选用反相色谱柱。离子对试剂的适用浓度:短链离子对试剂:5×10-3mol/
L长链离子对试剂:5×10-4mol/L
加沉淀试剂越多,沉淀越完全吗
单独考虑同离子效应,从理论上说,沉淀剂加入越多,被沉淀离子就越完全,这是没错.但还存在另外两个效应:盐效应和配位效应,这两种效应都会促进沉淀溶解,尤其是配位效应,甚至会使沉淀完全溶解!所以沉淀剂的量并不是加得越多越好,而是适当过量就可以了.如要沉淀溶液中的Ag(+),使用I(-):Ag(+)+I(-)=AgI适当过量的I(-)会降低AgI的溶解度,使Ag(+)沉淀更完全;过多的I(-)会形成配合物:AgI+I(-)=[AgI2](-)又促使沉淀溶解,甚至使沉淀完全溶解!盐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它是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