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桂译文
翻译
秋天里面最香的东西,就是桂花了。树是月亮上的树(传说吴刚就在月亮上砍桂树),香味也是天上的香味道啊。但它有缺憾的地方在于,它要开就整棵树都开了,不留一点余地。我写了一篇较《惜桂》的诗里面说“把万斛(量词)的黄金碾作灰尘(这里黄金应该指代桂花),西风一阵总吹来(西北风重要吹来的,指的是冬天总会到的)。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早点知道花过几天都会凋谢的,为什么不将一些花留到以后再开呢)”。事物到了极繁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天地万物的常理,有些人富贵荣华一蹴而成(暴发户),他们(指的就是那些暴发户)都是春天里的玉兰,秋天里的丹桂。
桂林山水是什么文体
《桂林山水》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本文以形象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句开头,接着详写了漓江的水的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漓江春雨原文
《桂林山水》原文
原文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62年5月,节选自作者的散文《漓江春雨》,文题是课本编者所加。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其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此文即是作者与友人慕名而游之后写的游记散文。
文学赏析
《桂林山水》系游记散文中上佳之作。此文描写的景色个性特征鲜明,静态美如一幅水墨画,动态美令读者似随作者信舟漓江,节奏美似一部优美的交响曲,令人心旷神怡。
海是波澜壮阔,西湖是水平如镜,而漓江的水则柔情刻骨静、清、绿;泰山是峰峦雄伟,香山是红叶似火,而桂林的山则豪气冲天——奇、秀、险。作者通过与其它景物的对比,把桂林山水的个性特征生动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浮想联翩、让人尽情感受它的美轮美奂。
作者简介
陈淼(1927—1981年),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文学系研究生部。历任全国文协创作员,中央文学研究所教务所秘书,研究员。中国作协秘书室主任,鞍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鞍山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辽宁分会专业作家。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早晨集》《春雨集》,中篇小说《劳动姻缘》,短篇小说集《炼钢工人》《红榜的故事》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意思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的意思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美,而阳朔山水在桂林又是最美的,此两句出自:近代爱国志士吴迈1935年所著的《桂林山水》。
原文: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译文: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美,而阳朔山水在桂林又是最美的。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一湾的水不吸引人。
《桂林山水甲天下》原文是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于是,我们乘着木船,沿着漓江,从桂林到阳朔去看风景。
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也见过水光潋滟的西湖,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一块完整无暇的翡翠。只有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圈圈的漪澜,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千山,也游览过山脉逶迤的燕山,却从没见过桂林这样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呀,奇得让你比拟不尽,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哇,秀得让你赞叹不已,像翠屏,像芙蓉,像玉笋,重峦叠嶂,清秀绮丽;桂林的山真险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我钻过几个无名小山的无名洞,也见过那种光怪陆离、色彩绚烂的洞。到了桂林,我眼界大开。这里山山有洞,无洞不奇。洞中,随处可见的石钟乳凝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深谷黑黝黝的瞧不见底,石径曲曲折折的走不到头。华光闪烁着,色彩变幻着,简直比童话世界里的仙洞还要神奇。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样的山环抱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水中间有变幻无穷的洞。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岸旁花红树绿,江面上白鹭低飞,竹筏徐行,让你感到,这是走进连绵不断的画卷中来了!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的全文,是谁写的
这是一个名字为“桂林一剑”的网络博友写的,原文如下:
我这篇博客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有典故的。上小学时,课本有这么个句子,“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比不上韶山里的清泉美”,但我们断句断错了,念成了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大声朗读还抑扬顿挫、念念有词,后来老师给纠正了,它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子里,也领会了西湖、漓江与韶山的风景都是最美的。
没想到40多年后,我才有机会来到桂林漓江,一睹庐山真面目,但漓江却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我们甚至拿出新版20元人民币的背面上面的一段漓江风景来对照。原因是正值雨季且都是暴雨,山洪倾泄导致漓江的水有如黄河的水污浊,天也是阴沉的。但烟雨朦胧,云雾缥缈,也别有一番风情。我们乘船漂江,不时有丝丝凉意轻抚脸庞,大家争相来到甲板上取景拍照。一睹被誉为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的漓江风姿,这里千百年来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清代诗人曾吟咏:“桂林山水天下无,青罗碧玉色色殊。突兀一峰冲天衢,万笏千笋平空铺。”
只见两岸山峰伟岸、挺拔,因为山还是那个山,水已不是那个水,我们只能欣赏山的奇特,水却失去了她应有的魅力。如黑白版的画片,离我们曾看过的漓江风光片有不小的差距,那个山的倒影是那么的迷人,那清澈的漓江犹如镜面,奇特的山峰倒映在水中,如梦似幻、如诗如画,说山水画卷真不为过,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谓名不虚传。
遗憾的是我们来的时机不对,但愿能在最美的季节再来漓江,弥补上这次的憾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