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周期怎么计算
答,存货周期的计算是,一批货的存货周期是从进货的日期开始,到销售完毕的日期结束,这段时间为存货周期。例如,某商场2021年2月1日购进一批海米,到2021年5月1日销售完毕,存货周期三个月。
库存计算公式
周转率=月度发出金额(数量)/月度平均库存金额(数量)
月度平均库存金额(数量)=每月(1日+2日+……+30日)的库存金额(数量)/30=(上月30日库存+本月30日库存)金额数量/
2若周转率=1,则:月度发出金额(数量)/月度平均库存金额(数量)=1即:月度发出金额(数量)=月度平均库存金额(数量),,这是很正常的。“月度发出金额”和“月度平均库存金额”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
库存准确率如何计算
库存准确率=(盘点库存数×平均单价)/(账面库存数x平均单价)×100%
库存误差率=[1-(盘点库存数×平均单价)/(账面库存数x平均单价)]×100%
以上两种计算方式表达的结果基本上一致的,反映了在仓库管理的最终效果。
库存准确率计算方法
入库、出库、退货等各流程必须顺畅有序,在流程的关键节点要设置好审查、复核环节,检查上面环节工作质量如何。容易出现异常与问题的环节,要经常总结,形成规范、守则;关键环节要把控好,比如说入库环节的清点石作业;出库环节的扫描或交叉复核作业;退货环节的扫描或复核作业。
除了规范流程外,以下几种方式能够立竿见影的提升库存准确率:
精简库位编码
产品编码、自己仓库代码、货架位编码等,不论使用哪一种仓位编码,都要求短小精干。好处是识别读取的速度更快,人工辨别时减少错误概率。
固定与随机库位结合管理
随机存储可以提高仓库存储的空间,但也会因管理疏忽而出现找货的情况。比较现实的是使用固定仓位管理+定期清理滞销品仓位的模式,随机存储主要需要有系统软硬件的支撑,效率要比固定仓位好。
无指令的产品归位
仓库管理的进、发、存都是按照指令在操作的,无论是系统给出的还是人工给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根据指令在执行的,但由于错误的指令或者错误的操作会导致产品跟指令不匹配,也许出于拣货路径、工作重要性、绩效考量等其他因素,没有及时将错误指令产生的产品归位。那么在现场管理的时候有必要及时清理无指令的产品,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会造成后续订单出现缺货情况。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培养操作人员的异常处理能力,及时将异常产品归位,次选方法是在现场设立一个临时产品存储位,异常订单在确认此仓位以后再做缺发。
区域管理
仓库现场管理分为入库、质检、上架、存储、打包、待发货、办公、设备区域。每个区域进行区分,如受条件限制,可以分为到货区、存储区、发货区。设立的区域范围跟操作人员的作业区域相结合、与管理责任相结合。
提升工作效益
简单重复劳动的工作不出错是不容易的,我曾经遇到过百万分之1错误率且效率奇高的能人,当然这个可遇不可求,比较现实的是每个环节追求千分之1的错误率。复核可以减少错误率,但每件事情第1次就能够做对才是最经济高效的行为,需要进行检查和复核的工作最好是交给电脑去操作。
绩效管理
库存不准的时候,相关人员按照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扣款,提高库存准确率的意识,当库存不准确影响的是实际金钱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更加用心的对待每一个操作动作。
规范流程
系统流程跟标准流程相符,关闭“捷径”阀门,例如可以核单后打单,也可以打单以后再核单,2个方法都没有错,但不要给操作人员选择的机会,关闭“捷径”阀门,按照系统中规定的操作流程作业,减少错误发生的机会。管理者每天至少巡视1次各岗位的操作是否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有人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案的时候,要耐心的听,想明白以后答复方案提出者。任何没有经过验证的方案,不能擅自操作。
异常处理
A、异常产品区域当天没有处理的产品需注明日期,每次看到都会想到,否则放在那里积灰尘也等不到处理的时间;
B、系统库存操作需及时跟进,什么时候操作什么时候做系统出入库;
C、逆流程需要注意产品质量问题;
库存数怎么计算出来了
通俗地讲就是你的库存(一般教材都是指平均库存,就是年初库存加年末库存÷2)在多少天能卖完,例如:假设年初库存100件,经营了一年后,年末库存剩120件,那你今年的平均库存就是(100+12÷2=110件那么这110件如果要卖的话多少天能卖完,这就是库存的周转天数那么怎么计算多少天卖完呢?
用库存110件除以每天卖的数量就能算出来了,那每天卖多少呢?
用一年一共卖的量(就是年销售量了)除以360天就得出来每天卖多少了合起来理解一下,假设一年卖3600件那么一天就能卖3600件÷360天=10件/天平均库存110件÷10件/天=11天就是库存的周转天数就是11天
库存货物的存、销和成本的核算
1、产成品入库的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2、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扩展资料
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参考资料
求库存量的计算公式
在EXCEI里新建-文件,点A1格输日期,B1格输事由,C1格输入库(单位、件),D1输出库(单位、件),E1输库存(单位、件)。
点E2后输=号、再点C2后输-号再点D2,按EN键即出得数(此时库存数为0)
点E2待该格右下角出现小十字按左键向下拉至需要格数(此时库存数均为0)
以后在相应C、D格填数,E格自动出得数
最下面A格输合计,C格、D格可分别点菜单栏上的自动求和、得出总入库、出库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