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或造成重大伤亡、财产损失的物质、设备、工艺或环境因素。这些危险源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重大危险源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潜在的危险性:重大危险源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即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事故。2.可能导致重大后果: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3.需要特殊管理控制:为了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重大危险源需要进行特殊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的严重性。对于重大危险源,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呢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使用、储存或经营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危险源评价、危险源分级、危险源管理、危险源报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厂选址和土地规划、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等组成。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
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源自重大工业事故,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源。
重大事故是指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
重大危险源由两个因素构成:
一是危险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二是该物质在现场的存贮量。
目前国际上根据危险物质及其限量来确定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组成内容
一、重大危险源由以七个部分组成: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工厂选址和土地实用规划
7、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二、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分为生产单元与储存单元,生产单元按照切断阀来判断、储存单元是根据防火堤来判断分类。
《安全生产法》中的重大危险源指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另外,《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七种,化学品类、辐射类、生物类、特种设备类、电气类、土木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使用、储存或经营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分为生产单元与储存单元,生产单元按照切断阀来判断,储存单元是根据防火堤来判断分类。
GB18218-2000中的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相同物质在生产场所和储存场所的规定临界量是不同的,而2009版中则不再区分,而是统一规定。
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
判别的依据如下: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