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菩萨和观音菩萨一样吗
没什么区别!同是对观世音菩萨的称呼。若是强要分出区别之处的话,则可以这样理解:用观音老母的称呼会显得比较亲切、亲近感而已。而用观音菩萨的称呼相对而言会感到没有用观音老母的称呼来得亲切、亲近感。
家里请的观音菩萨和庙里的观音菩萨是什么关系
你是问观音菩萨在家里好还是请置于庙里好呢。我认这种情况\首先看你家里是否顺畅\如顺畅\就把她供在庙里。
如来佛,王母娘娘,玉皇大帝,观音谁官最大,谁的小啊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要知道欲界六道轮回是: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你知道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界的一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轮回之内一切有情(六道众生),皆都比六道轮回之外众生(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低。只有六道轮回之外(如佛、菩萨、缘觉、声闻)才是最贵。也就是说(只有四圣法界)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才是最大的。
你们猜“玉皇大帝”和“阿罗汉”,谁贵谁轻呢?
答:阿罗汉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阿罗汉(又称自了汉,已经断除了见思烦恼,证得了有余涅槃,一旦证得此果位,无须再修,无须再学,是小乘佛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究竟果位。虽然属于出世间圣人中最低的位置,但依然比玉帝大得多,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所以阿罗汉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与基督教上帝在同一个级别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阿罗汉,皆要诚心礼拜,叩首顶礼。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轮回内),虽是三界之内的王帝,三界之内的老大。但终究是尚未超脱三界的六道凡夫,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因地藏经记载,无间地狱之所以叫做无间地狱,之四原因:“是无论男女、种族、年龄、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天指的是玉皇大帝,也叫天帝)、或鬼,有了造罪行恶的业感,堕在这地狱里,都是同样的受苦,所以叫做无间。”你仔细看,有说过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吗?因四圣法界有情是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彼岸。且超出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即永不打入无间地狱的。要知道,不但阿罗汉比天帝命贵,连三界之外的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罗汉,皆都比天帝贵的。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坐鹿罗汉、长眉罗汉、欢喜罗汉及其他(她)所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吗?
天帝即是天,天仍然在六道与三界中,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且超越了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天(天帝)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但机率是较小的。而四圣法界有情是永不堕入无间地狱,可能性机率完全是零的。天(天帝,也叫玉皇大帝)是比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低的,且四圣法界亦是他的上级。简单划分一下:佛乃老大、菩萨老二、辟支佛老三、阿罗汉老四、天(天帝)乃老五的。
天帝也与我们南阎浮提世界的人那样,也是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积修功德的。而佛、菩萨皆不是。
华严经里面讲过:“我们众生造业深重,弄得灾难重重,民不聊生。玉帝受命于须陀洹,昔日奉须陀洹的一道旨曾跪拜观世音菩萨七天七夜,恳求菩萨大发慈悲,消灾增福。”可见,玉帝是多么的仁慈啊!
佛教把一切众生分成十大类,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前四种是已经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圣人。后六种是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的六道凡夫。即要生生世世按照自己所做的善恶业去或好或坏,或高或低的地方受生,受业力支配。新的一生开始,善业成熟就到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去享受善道的生命。如果恶业成熟了就被迫转到三恶道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生命境界。都被善恶业所牵引去感受苦乐不同的生活。玉皇大帝是天人,也是由于做了善业,受善业所牵出生到天界。但这生结束了还要受善恶也牵引再去其他道投生。所以他是要生生世世受业力牵引在六道或好或坏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六道中乐少苦多,到善道有如长时间掉到海里的人刚出来喘口气,又掉到下面去了。很苦。而四圣法界众生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观音菩萨当然是已经脱离生死苦海,离苦得乐的圣人。而玉皇大帝这生福报受尽,如果以前有恶业还要去三恶道受生,做畜生,饿鬼,下地狱。这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因为不觉悟就业,造业就要受善恶报。佛下生,为众生宣讲破迷开悟,了生脱死的方法。使一切众生都能依照他讲的方法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萨与玉皇大帝那个级别高?
次第而下:
佛---菩萨(大乘)---辟支佛(缘觉乘)---阿罗汉(声闻乘)。之后还有声闻三种果位:阿那含(三果)、斯陀含(二果)、须陀洹(初果)。
以上,前四种是圣人,已经解脱生死。后三种虽然暂时没有解脱生死,但是,即使是初果人,也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解脱。因而,这些有情。都不是凡夫了。
再而下之:
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这六种有情(六道众生),虽然因善恶果报有高低差别。前三者名为“三善道”,后三种名为“三恶道”。然而,并无本质区别:皆是凡夫,皆未能解脱生死。完全有可能下坠地狱,在六道中升降沉浮不止。如《优婆塞戒经》云:
“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若未得解脱分法,应观是人为地狱人。”(非想非非想定,是天界最高层次;解脱分法即部分的解脱法;最起码是声闻初果:须陀洹)
如上,合“六凡四圣”为“十法界有情”。涵盖一切有情。需要注意的是:十法界有情,各各具足“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因而才有诸佛教化众生,令其解脱生死,乃至究竟成佛。
建立以上知见,楼主就能明白:玉皇大帝与观世音菩萨,一者是凡夫,一者是圣贤。犹如天渊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一切众生毕竟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这个问题要从十法界讲起。佛陀告诉我们,娑婆世界也就是包含我们地球的空间由十个不同的能量空间组成,其中分为六凡界和四圣界,六凡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分别为天道(神仙界)、阿修罗道(半人半神)、人道(我们)、旁生道(动物)、饿鬼道、地狱道,这里面的生命体因为都存有爱欲烦恼的缘故,都在反复转世轮回,逃不出六道轮回。而四圣界则由彻悟宇宙真相、没有烦恼爱欲的修行者组成,分为声闻道(听闻佛法而悟道)、缘觉道(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但能凭借自己的经历悟道)、菩萨道、佛四个层次的生命体。
所以玉皇大帝六凡界的最高一层,天道里面的巨头,是至高神,但是仍处于六道轮回中。对于所有的神仙而言,他是领袖人物,故称“神头”;对于成佛的预备人员,他却是小老末,故称“佛尾”,也就是“神头佛尾”;佛则是四圣界的最高一层,如来也就是佛的别称;而观音菩萨则仅次于佛,他们比玉皇大帝高出四五个级别呀!
当然是阿罗汉大。要知道四圣界有情果位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且超越了三界,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而玉帝虽是六凡界中最高级的一道,但还在六道与三界中,终究要受着轮回之苦。
四圣界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是永不受三恶道之苦,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而玉帝这生福报受尽,如果以前有造作了恶业,就要被业力有所牵引即堕入三恶道中,还要做畜生、饿鬼、下地狱。是一直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玉皇大帝是比四圣界有情低的,且四圣界亦是他的上级。
玉帝见须陀洹是要礼拜的。因佛教网上记载:“玉帝见到须陀洹皆要下跪礼拜,且须陀洹下的每一句命令、使唤、旨意、吩咐,玉帝都不敢不遵从。且须陀洹在玉帝面前自称“本座”,玉帝竟连抬头看须陀洹一眼都不敢。”且佛教书籍上也是这样讲的。
南海观音和观世音有何区别
没有区别,是同一个菩萨。南海观音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种称呼。南海观音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观音菩萨的道场最早在印度南面,和中国南海没有一点关系。
大日如来佛和观音菩萨有区别吗
区别如下:
一、意义不同大日如来佛中的“佛”,在佛学中是指正确的认知以及对世间大彻大悟者;“观音”则被称为观世音菩萨,意思就是救助众生脱离苦海。
二、职称不同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不同,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职称”不同,“菩萨”在修行中在大彻大悟方面还有所欠缺,这是针对佛来讲的,也就是说“佛”对世间的领悟更加的透彻,只不过观音菩萨更多的是保持了一颗救苦救难,慈悲为怀的心。
三、代表不同大日如来,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是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在汉译中,又有摩诃毗卢遮那、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光明遍照等名号。
观音菩萨现为西方三圣之一,为帮助阿弥陀佛度化众生而现菩萨身。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四、地位不同观音菩萨是等觉菩萨,在佛教的五十二个阶位中排第二位,连成佛只有一步之遥。佛是五十二个阶位中的第一位,已经证得了圆满的佛果。
扩展资料:
大日如来依梵音可译成毗卢遮那佛,“如来”即是“佛”的意思。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大日”之意胜于太阳。摩柯“为大,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译大光明遍照,亦称遍照如来。
大日如来是遍照一切世间万物而无任何阻碍的法体,众德圆满,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受到恩惠,启动萌生佛心,获不可思议之成就。《大日轻疏》记载:“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开发众生善根,乃至世间事业由之成办。”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参考资料
莲花和观音有什么区别
1.叶子区别:观音莲叶子细长,叶端较尖,叶缘有绒毛,叶端有时是紫红色,有时是深绿色的;莲花掌是莲座形状,叶子倒卵形,叶片为翠绿色,或粉蓝色和墨绿色。花瓣区别:观音莲的花瓣为淡玫瑰色,十分细长,莲花掌花瓣为披针形,不是张开的。
2.花瓣区别:花瓣区别观音莲的花瓣一般是淡玫瑰红色,会在6-7月份开花,它的花瓣十分细长,并且每瓣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莲花掌长出来的花瓣为披针形,它并不是张开的,约有8-24朵花。它的花冠是红色的,花茎十分软,还有白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