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粽子的6个详细步骤
制作粽子的步骤如下:
1.采购材料:粽子叶、糯米、肉类、蛋类、海鲜类、豆类等。
2.洗米:将糯米洗净,然后浸泡在水中约30分钟。
3.煮米:将米和水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煮至水分蒸发,达到熟烂的状态。
4.粽子叶:将粽子叶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焯烫一下,捞出备用。
5包粽子:将煮熟的糯米放在手心,加入肉类、蛋类、海鲜类、豆类等材料,用粽子叶包裹起来。
6.煮粽子:将包裹好的粽子放入水中,加入电压或水开后,大火煮开,转小火慢慢煮至水分蒸发,达到熟烂的状态。
完成!美味的粽子就已经完成了,可以享用了。
粽子最简单易学的方法
粽子是一种传统中国食品,通常在端午节时制作。以下是最简单易学的粽子制作方法:
材料:
1.糯米500克
2.瘦肉丝、腊肉丝、香菇丝、葱花、花生、咸蛋黄等自己喜欢的馅料适量
3.竹叶或其他粽子叶适量
4.绑粽子用的细绳或草绳适量
做法:
1.将糯米洗净,浸泡30分钟至1小时。
2.准备馅料。将葱花放入肉丝中爆炒并加入香菇丝、花生和腊肉丝,翻炒至熟。然后将咸蛋黄切成小块。
3.将粽叶浸泡水中,软化并清洗干净;如果使用新鲜竹叶,需要在开水中倒入少量油进行烫软,凉后清洗干净。
4.取两片粽叶交叉铺在一起,将一小部分糯米放在叶子中间做为底层,再放入一层肉馅、咸蛋黄,再盖上一层糯米和肉馅,然后将叶子包裹起来。
5.用细绳或草绳将粽叶捆好,注意要细心,这样才能使粽子不散开。
6.将粽子放入大锅中,加水淹没粽子,开火煮至煮开,然后调小火慢慢煮1-2小时即可。
7.捞出粽子晾凉,就可以享受美味的粽子了。
小贴士:
1.切忌在粽子中间加太多的馅料,会导致粽子散开。
2.粘米率高的糯米最适合做粽子。
3.裹粽时,叶子要尽可能紧贴在糯米和馅料之间,否则容易造成散开。
4.煮粽时要用大火煮开后再转小火慢慢煮,这样做可以煮出更有口感的粽子。
粽子的制作方法简要概括
原料:肉150克、香菇10朵、花生米50克、糯米400克。
调料:生抽2汤匙(30ml)、盐1/2茶匙(2克)、老抽1汤匙(15ml)、白糖1茶匙(5克)。
辅料:粽叶少许。
做法:
1、将肉洗净后,三分肥七分瘦切成丁,锅中放油,小火慢煸出香味(不用放葱,葱熟了颜色不好看);
2、倒入香菇,生抽,盐,白糖(香菇不用泡发,呆会还要煮);
3、再倒入花生米(花生米红皮的比较香);
4、倒入适量的水先煮一会儿;
5、水一般没过肉2厘米即可;
6、肉在水中煮;
7、一定要煮干了;
8、淘好的糯米直接倒进去,倒入老抽;
9、搅拌好;
10、放在容器中,准备包粽子;
11、取一片粽叶(粽叶比较小,如果包大的,要三片);
12、包上;
13、粽叶绕过头来,用线扎好就行了;
14、放在高压锅中,水没过粽子,水开后,中火20分钟即可。
好吃粽子的做法
以下是好吃粽子的简单做法:
材料:糯米、馅料(可以是猪肉、牛肉、鸡肉、豆沙等)、叶子、热水、绳子。
步骤:
先将糯米洗净,然后用机器将其加工成粽子状。
在糯米上放上馅料,然后用绳子将其绑起来。
将粽子放到热水中,让粽子在热水中煮熟,大约需要20分钟。
煮熟后将粽子捞出,放到冷水中,将粽子降温,直到粽子完全凉透。
最后可以在粽子上撒上一些白糖,使其更加美味。
家庭粽子的做法非常简单,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自由发挥,加入一些喜欢的配料,例如咸蛋黄、蜜饯、红枣等。
包粽子的配方和比例
粽子中大米和盐的比例为300:1,粽子的做法如下:
用料:糯米5斤、猪肉、酱油 150克、盐 25克、酱油 100克、盐 8克、白糖 10克、大料。
粽子的制作步骤:
1、将猪肉切成15克左右的长方形块,尽量均匀。
2、放入腌肉料,用手或者筷子搅拌揉搓5分钟让肉基本入味。
3、放入保鲜盒冷藏一夜,使得肉完全腌好。
4、棕叶放入锅中用水煮软再刷净。
粽子制作方法
粽子是端午节传统的食品之一,制作起来也是有一定的技巧和步骤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粽子的制作方法。
所需材料
糯米
糯米叶(或者其他可用的叶子,如荷叶、鲜竹叶等)
五花肉
鸡蛋
冰糖
食盐
花生米、红枣、豆沙馅等(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制作步骤
1.准备材料
将糯米泡水,肉切成小块,鸡蛋打散备用,糯米叶煮软备用。
2.调味
将糯米拌入适量的盐和冰糖,搅拌均匀。
3.包馅
将糯米叶用手握成漏斗状,放入适量的糯米和肉块,再倒入打散的鸡蛋和其他馅料,最后再覆盖一层糯米。
4.包粽
将糯米叶对折成三角形,将两个角折起来,用手捏住底部,使其成粽子状,将绳子绕在粽子上,系紧。
5.煮粽
将粽子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开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2-3小时,直到粽子饱满,饭粒饱满透明即可。
小贴士
煮粽子时要注意火候,过早取出会导致糯米未煮熟,过晚取出会导致粽子糊烂。
包粽子时要用力捏紧,避免粽子煮烂或开口。
粽子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热食时可用微波炉加热或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