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和香菇的区别
香菇子实体形成中,在特殊环境条件作用下,菇盖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花纹,这种菇称为花菇。形成花菇的原因:菇盖表面受到不良环境如低温、干燥的刺激,使细胞分裂受到抑制,菇盖表面生长缓慢,而菇柄的细胞分裂仍较活跃,继续向菇盖输送养分,出现子实表里生长不同步现象,使菇盖爆裂而出现裂纹,形成花菇。由于花菇菇盖肥厚,有明显花纹,香味浓郁,肉质鲜嫩,很受消费者青睐,经济价值较高。花菇的形成需要较干燥环境、较强光照、良好通风、较大温湿度差别,促成花菇形成的具体措施如下:
1.在较干燥的环境下,用干湿交替办法刺激出花菇。香菇菇盖形成时,随着菇体的增大,相对湿度逐渐降低,当菇盖直径长到1.5公分大小时,相对湿度可减少到55%-60%,并用干湿交替的方法刺激出花菇。具体做法是,当子实体长到2-3公分时,选择晴天中午喷水,随后盖上塑料薄膜,由于温、湿度提高,促进子实体生长;夜间揭开薄膜,让干冷空气入侵,造成不利于子实体生长的环境;再把薄膜覆盖,在反复干湿交替的刺激下,可促进形成花菇。
2.在较低温下,加大温差有利于形成花菇。香菇有变温结实的特性,在8-15℃的较低温度、8-10℃的温差条件下,对香菇结实和形成花菇十分有利。扩大温差的办法也是用白天盖薄膜提温;晚上10点后揭膜一小时让冷空气侵入,昼夜温差拉大到10℃以上,经3-4天温差刺激,有利菇蕾发生,形成花菇。
3.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强弱的光照刺激育花菇。冬季白天阳光较柔和,可用“4阴6阳”的光线代替传统的“3阴7阳”,适当的强光照,不仅可使菇盖颜色较白,菇柄长度较短,而且有提高温度和干燥度。香菇在白天光照、夜间黑暗的交替作用下有利形成花菇。但白天光线太强并不利于子实体生长,所以光线并非越强越好,过强的光照对菇蕾和幼菇还有杀伤作用。
4.适宜的通风,有利于花菇形成。微风能使菇盖表面失水变得干燥,对花菇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所以在选择花菇栽培场地时,应注意通风条件和菇房的适当间隔距离。
必须指出,花菇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低温型的品种容易形成花菇,管理技术也很有讲究。河南泌阳已成为我国花菇的主要产地之一,他们把花菇形成的条件归纳为“三差”,即干湿差、温度差、光线差和“小棚大袋”、“强光催花”的泌阳模式。
泌阳方圆百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多了,
泌阳县(biyang)位于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因位于泌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面积2335平方千米,人口90多万人。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C,年降水量960毫米,无霜期219天。
西汉设比阳县,比也作沘,是泌河的原名。比阳县治即今泌阳县城。
县内已初步形成了医药、化工合成、水泥、棉纺、食品、饮料、饲料加工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泌阳花菇,黑木耳,泌阳驴肉,二铺牛肉,马谷田瓢梨、贾楼白云仙桃、象河大枣、羊册馍等。旅游景点有铜山、白云山,铜山湖水库等自然环境景点和蒋庄、太子岭、搪瓷岗等文化遗址,还有朝拜圣地盘古山,羊册镇华山及华山水库。[1]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2]2019年5月9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香菇怎么产生花纹
香菇子实体形成中,在特殊环境条件作用下,菇盖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花纹,这种菇称为花菇。形成花菇的原因:菇盖表面受到不良环境如低温、干燥的刺激,使细胞分裂受到抑制,菇盖表面生长缓慢,而菇柄的细胞分裂仍较活跃,继续向菇盖输送养分,出现子实表里生长不同步现象,使菇盖爆裂而出现裂纹,形成花菇。由于花菇菇盖肥厚,有明显花纹,香味浓郁,肉质鲜嫩,很受消费者青睐,经济价值较高。花菇的形成需要较干燥环境、较强光照、良好通风、较大温湿度差别,促成花菇形成的具体措施如下:
1.在较干燥的环境下,用干湿交替办法刺激出花菇。香菇菇盖形成时,随着菇体的增大,相对湿度逐渐降低,当菇盖直径长到1.5公分大小时,相对湿度可减少到55%-60%,并用干湿交替的方法刺激出花菇。具体做法是,当子实体长到2-3公分时,选择晴天中午喷水,随后盖上塑料薄膜,由于温、湿度提高,促进子实体生长;夜间揭开薄膜,让干冷空气入侵,造成不利于子实体生长的环境;再把薄膜覆盖,在反复干湿交替的刺激下,可促进形成花菇。
2.在较低温下,加大温差有利于形成花菇。香菇有变温结实的特性,在8-15℃的较低温度、8-10℃的温差条件下,对香菇结实和形成花菇十分有利。扩大温差的办法也是用白天盖薄膜提温;晚上10点后揭膜一小时让冷空气侵入,昼夜温差拉大到10℃以上,经3-4天温差刺激,有利菇蕾发生,形成花菇。
3.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强弱的光照刺激育花菇。冬季白天阳光较柔和,可用“4阴6阳”的光线代替传统的“3阴7阳”,适当的强光照,不仅可使菇盖颜色较白,菇柄长度较短,而且有提高温度和干燥度。香菇在白天光照、夜间黑暗的交替作用下有利形成花菇。但白天光线太强并不利于子实体生长,所以光线并非越强越好,过强的光照对菇蕾和幼菇还有杀伤作用。
4.适宜的通风,有利于花菇形成。微风能使菇盖表面失水变得干燥,对花菇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所以在选择花菇栽培场地时,应注意通风条件和菇房的适当间隔距离。
必须指出,花菇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低温型的品种容易形成花菇,管理技术也很有讲究。河南泌阳已成为我国花菇的主要产地之一,他们把花菇形成的条件归纳为“三差”,即干湿差、温度差、光线差和“小棚大袋”、“强光催花”的泌阳模式。
香菇和花菇有什么区别
香菇子实体形成中,在特殊环境条件作用下,菇盖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花纹,这种菇称为花菇。形成花菇的原因:菇盖表面受到不良环境如低温、干燥的刺激,使细胞分裂受到抑制,菇盖表面生长缓慢,而菇柄的细胞分裂仍较活跃,继续向菇盖输送养分,出现子实表里生长不同步现象,使菇盖爆裂而出现裂纹,形成花菇。由于花菇菇盖肥厚,有明显花纹,香味浓郁,肉质鲜嫩,很受消费者青睐,经济价值较高。花菇的形成需要较干燥环境、较强光照、良好通风、较大温湿度差别,促成花菇形成的具体措施如下:
1.在较干燥的环境下,用干湿交替办法刺激出花菇。香菇菇盖形成时,随着菇体的增大,相对湿度逐渐降低,当菇盖直径长到1.5公分大小时,相对湿度可减少到55%-60%,并用干湿交替的方法刺激出花菇。具体做法是,当子实体长到2-3公分时,选择晴天中午喷水,随后盖上塑料薄膜,由于温、湿度提高,促进子实体生长;夜间揭开薄膜,让干冷空气入侵,造成不利于子实体生长的环境;再把薄膜覆盖,在反复干湿交替的刺激下,可促进形成花菇。
2.在较低温下,加大温差有利于形成花菇。香菇有变温结实的特性,在8-15℃的较低温度、8-10℃的温差条件下,对香菇结实和形成花菇十分有利。扩大温差的办法也是用白天盖薄膜提温;晚上10点后揭膜一小时让冷空气侵入,昼夜温差拉大到10℃以上,经3-4天温差刺激,有利菇蕾发生,形成花菇。
3.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强弱的光照刺激育花菇。冬季白天阳光较柔和,可用“4阴6阳”的光线代替传统的“3阴7阳”,适当的强光照,不仅可使菇盖颜色较白,菇柄长度较短,而且有提高温度和干燥度。香菇在白天光照、夜间黑暗的交替作用下有利形成花菇。但白天光线太强并不利于子实体生长,所以光线并非越强越好,过强的光照对菇蕾和幼菇还有杀伤作用。
4.适宜的通风,有利于花菇形成。微风能使菇盖表面失水变得干燥,对花菇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所以在选择花菇栽培场地时,应注意通风条件和菇房的适当间隔距离。
必须指出,花菇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低温型的品种容易形成花菇,管理技术也很有讲究。河南泌阳已成为我国花菇的主要产地之一,他们把花菇形成的条件归纳为“三差”,即干湿差、温度差、光线差和“小棚大袋”、“强光催花”的泌阳模式。
泌阳美食
泌阳花菇,之所以成为菇中之皇,首先表现在独一无二的质量上。香菇是世界名贵的食用菌珍品,泌阳花菇又是世界一绝:古代谓之"山珍",现代又赋予"植物食品顶峰"的美称,目前,“泌阳花菇”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河南省名牌产品。泌阳花菇朵圆、肉厚、质地细腻、色泽洁白、爆花自然、口感鲜嫩、菇香浓郁,经过国家有关科研部门的化验分析,所具营养,药用价值极高,含有1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30余种酶类和丰富的香菇多糖,维生素D的含量达120个国际单位,菇质远远优于外地同类产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