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王安石晚期所作,但具体时间一直存有争议。一说诗人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诗兴大发,一说诗人首次罢相离京时的抑郁寡欢之笔,还有一说是诗人再次赴京拜相时路经故地而写。
诗的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单就字面意思,可翻译为:温和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田野,可是,天上的明月,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但诗人不只是满腹经纶的文学家,他还是独具只眼的政治家。
并且他主张文学应为社会服务,注重写实,并且一直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这种想法已经深入诗人的骨髓。赴京上任便离自己的政治抱负更近了一步。
作为一个心中总为国为民的人,内心应该是欣喜的,雀跃的,因要远离家乡而有的离愁别绪可能不太符合诗人内心真正的想法。
所以,第二种说法里的创作时间好像更与诗人的心情相符,而最后一句中的“还”翻译为“回来”比“回家”似乎更为妥当一些,暗暗隐喻希望自己重返京城继续推行新政。
泊船瓜洲的诗意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通过写景抒情表达自己无限的思乡情怀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
泊船瓜洲诗意+诗
诗意:
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原诗: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泊船瓜洲诗句及解释
诗句原文: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释: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泊船瓜洲的诗意是什么
1、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的诗意: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2、《泊船瓜洲》全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3、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
4、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泊船瓜洲的简短诗意
《泊船瓜洲》的简短诗意:
京口和瓜洲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地方--钟山在几座山的后面。春风再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里?
拓展资料
原文: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别称“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北宋改革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为实现政治抱负,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王安石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主要成就
收复五州
推行维新变法,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