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为什么有九龙壁
平遥并没有九龙壁,九龙壁在大同。
大同九龙壁据说是这样来的:明朝洪武年间,一天,这位驻守大同的楞王爷代王忽然想起要到燕地逛逛,看看四哥朱棣。这位燕王对他的弟弟又烦又怕,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捺着性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款待他。有一天代王酒足饭饱,在王府外闲逛,抬头一看王府门前新修了一座琉璃九龙壁,非常高兴,吵嚷着也要在大同的皇宫前造一座讲究讲究,并撒泼耍赖把图样带回了大同。代王立即把怀仁吴家窑琉璃匠吴氏父子三人召来,命他们烧造龙壁。王妃徐氏知道后,要求一定要“比燕王府的龙壁长二尺、高二尺、厚二寸”,代王无奈,只好应允,所以至今大同的九龙壁全国最大,故宫里的那座也比不了它。
大同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和阳街,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邸前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两侧为日月图案。庑殿式壁顶,正脊饰凸雕莲花及游龙,四角戗脊置走兽,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山西大同九龙壁的来历
大同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东街南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1]
大同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第一层是麒麟、狮子、猛虎、梅鹿、飞马等,第二层是行龙。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池中清水如镜,九条巨龙倒映池中。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1]
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公园九龙壁介绍
九龙壁(北京故宫影壁),在故宫。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南三宫后。
九龙壁,壁长29.47m,高3.59m,厚0.459m,重达300多吨。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历史起源九龙壁,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cm,形成很强的立体感。纵贯壁心的山崖奇石将9条蟠龙分隔于5个空间。布局结构黄色正龙居中,前爪作环抱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威风凛然。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白为升龙,蓝为降龙。左侧两龙龙首相向;右侧两龙背道而弛,四龙各逐火焰宝珠,神动形移,似欲破壁而出。
平遥九龙壁来历
平遥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中部,平遥是山西的文物大县,有三百多处文物古迹,其中有一座九龙壁位于平遥城隍庙的东南,文庙旁边,原来是太子寺门前的照壁,该寺供奉的是释迦摩尼成佛前迦比罗王国太子,所以照壁按皇家规格雕了九条龙,这就是九龙壁的来历。
九龙壁有几个在北京
北京一共有2个九龙壁,分别为北京故宫影壁和北京北海影壁。
1、北京故宫影壁
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南三宫后。九龙壁,壁长29.47m,高3.59m,厚0.45.9m,重达300多吨。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
2、北京北海影壁
北海的九龙壁是最有特色的一座,两面有龙,升降各异,互不雷同。该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高5.96米,厚1.6米,长25.52米。两面有由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18条。
故宫九龙壁的来龙去脉
故宫九龙壁,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西侧的长城角楼,是一道全封闭的墙面,长45.5米,高3.5米,共有九个龙。它的来龙去脉如下:
九龙壁建于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当时皇帝朱棣下江南时,仿照南京明孝陵中的九龙壁而建。建筑材料有砖、石、琉璃、釉彩等,呈弯月形,中央为九条立体龙,外有附龙16条。
九龙壁原来是为了保护内廷而建的,它的东侧是皇帝的寝宫,西侧是后宫,南侧是帝后嫔妃的住所,北侧是太监的住所。如今,九龙壁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