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旅游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等,为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了《旅游法》,旅游法为什么出台呢?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在市场繁荣的背后,旅游市场秩序混乱、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旅游法出台,旨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市场秩序研究报告》,2019年我国旅游市场秩序问题投诉量达2.3万件,涉及旅行社、导游、酒店等多个领域,旅游法的出台,将有助于打击非法旅游经营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
旅游法明确了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权利义务,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旅游法,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旅游信息,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旅游服务,旅游经营者也有权要求旅游者遵守旅游合同约定,尊重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9年全国旅游投诉分析报告》显示,旅游投诉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旅游合同、旅游产品等方面,旅游法的出台,有助于解决旅游投诉问题,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旅游法要求旅游经营者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这有助于我国旅游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2019年全球旅游监测报告》,我国旅游业在2018年接待国际游客数量达到1.41亿人次,位居全球第一,旅游法的出台,将有助于我国旅游业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巩固国际旅游市场地位。
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旅游法强调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经营者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这有助于实现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2019年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显示,旅游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但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旅游法的出台,将有助于我国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法的出台,是为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这一法律的实施,将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