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纪念版好些还是普通版好些
《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我的丁一之旅》《记忆与印象》《务虚笔记》还有一些散文里面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别的没了,我后来是买了全套的纪念版的史铁生作品集,于是就不看电子书了。。
史铁生代表作散文
史铁生的三部文集:《病隙碎笔icon》《我与地坛》《夏天的玫瑰》。
我认为史铁生是中国最有灵魂的作家,我曾经这样写道:“铁生双腿残疾,后来还双肾衰竭,他有一个太糟糕的身体。然而,无论见其人,还是读其文,我相信人们都会有一个感觉:铁生的生命真是太健康了。健康的生命,第一元气充沛,富有活力,单纯,开朗,第二善于同感,富有同情心,平等,善良。”
他离开我们有十年了,幸运的是,我们还能不断反复阅读他的作品,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我与地坛》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文集,收进了他的最经典的散文,这个新版还收录了他的诗歌。
《病隙碎笔》是他患尿毒症之后在接受透析的间隙写的一本生命笔记,但是读这本书时,我没有发现一丝病的愁苦和阴影,看到的仍是一个沐浴在思想的光辉中的开朗的史铁生。
《夏天的玫瑰》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命若琴弦icon》《奶奶的星星》《死国幻记》等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每一篇都独具匠心,精雕细刻,文字极为干净。
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有哪些
史铁生代表作有:《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史铁生发表的小说作品有:《老屋小记》、《我的丁一之旅》、《山顶上的传说》、《插队的故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午餐半小时》、《夏天的玫瑰》、《奶奶的星星》、《务虚笔记》、《毒药》等。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我与地坛》中所说:“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恓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残疾带来的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重压,“要不要去死”对史铁生来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选自哪
史铁生作品集
《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史铁生的代表作小说有哪些
《好运设计》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务虚笔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广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往事:史铁生作品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插队的故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合欢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宿命的写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杂文》华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我的丁一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