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半歌全文及解释
半半歌
李密庵〔清代〕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半半歌》译文:
人这一生,我已看破了许多,原来,学问都在“半”之中,若能领悟,则受益无穷。
一半的时光与世隔绝享清闲,另一半则在纷扰复杂的世间施展。
其实,最好的住所在城乡之间,最好的环境在山水相间的田野。
种着田,读着书,经营着一片小的天地。择偶婚配不刻意追求对方贵族或平民的身份。
日常生活用具不必过于精细,房屋也不必太在意修饰,应兼顾实用性。
铺盖服饰的花色、厚簿适宜即可。饭菜不必太过丰盛,但也不过于节省。
侍候主人的孩童或仆人,不求太能干,宁肯有几分憨厚。妻子和子女朴实无华但不失贤惠和才能。
将精神面貌调整到似菩萨又似神仙的状态。求取名声适当收敛,不亦张狂。
一半的财富归还给天下,一半转移给予他人。
即考虑下一代人接替江山,也应该想想自己去见阎王爷的那一天。
喝酒适量最好,花儿含苞待放最美。
船帆开启半扇不易颠覆,放马的缰绳拉扯适度才可能稳健。
少食多滋味,多食添厌腻。
这一生苦乐参半,应该知足了,好事情哪能摊与一人呢?
半耕半读半亩园下联
半耕半读半亩园,一言一行一生明。
猜谜(打一字)
猜字灯谜:早不说晚不说(打一字)——许进水行不成(打一字)——衍上下一体(打一字)——卡半导体(打一字)——付熙熙攘攘(打一字)——侈chǐ内里有人(打一字)——肉入史册(打一字)——更两点天上来(打一字)——关祝福(打一字)——诘jié池塘亮底(打一字)——汗雨(打一字)——池血盆(打一字)——唬刃(打一字)——召思(打一字)——十武(打一字)——斐书签(打一字)——颊四个晚上(打一字)——罗陕西人十分好打一字附送走观音使不得打一字还入门无犬吠(打一字)——问半耕半读(打一字)——讲画中人(打一字)——佃diàn丰收(打一字)——移弹丸之地(打一字)——尘凤头虎尾(打一字)——几矮(打一字)——射抽水泵(打一字)——石顶破天(打一字)——夫后村闺中听风声(打一字)——封另有变动(打一字)——加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破柳拂翠首携幼主打两字羽樱桥头佳人相道别打一字樱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羽上上下下,不上不下猜一字卡书签猜一字颊夜半新月挂枝头猜一字季十有四五皆倒戈猜一离合字(2/1)半反叛江郎才尽打一离合字文思惫牲猜中药名二牵牛.独活聚餐猜金融名词一进口合同勇一半,谋一半。猜字诵牛羊马齐全,还可闻猪声猜一字朱相聚西湖边,泪别断桥前猜一字湘
半字歌全文解释
《半字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这首《半字诗》出自清代才子李密庵之手,全诗共28句,采用'六六七六'的句式,详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那就是凡事需'半'。李密庵非常喜欢此论调。湖南长沙岳麓山上有一半山庵,庵中有一僧人曾作《半字诗》,后庵改为亭,李密庵遥登山亭,亦写下一首半字诗。
李密庵似乎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人生世界,那里一切都是质朴而祥和的,一切都笼罩着灵魂的静谧。而且,李密庵的心态非常通透坦然,从'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可知,他既坦然于面对真实的生活,又不惧怕衰老和死亡,人生不就该如此吗?
不要最好的,但求合适的,寻求存于正与反之间的那一个度,其实这就是中国儒家所倡导的中庸思想。中庸是儒家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是古代多少文人士子毕生追求的极致状态:不必做最高最大最好的那一个,也坚决不做最矮最小最差,生活中有多少相持不下的情态,只需寻个折中而已。
水满则溢,过犹不及。中庸之道究竟是好是坏,对古今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是无法轻易评判的。但是,自小在这种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相信大家对中庸都有各自的见解。林语堂说:'我象所有的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做人和做事一样,人无完人,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完美的事,能达成一半就算很好了。
这也对应了郑板桥的那一句'难得糊涂',这同样是中庸的具体表现之一,有时候人生不需要活得太明白,不需要斤斤计较,那样只会徒增烦扰。但这并不意味着得过且过,而是认真而努力地活,就像李密庵所写'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保持一颗恬淡心,为人不显山露水。
李密庵这首诗不争不抢,平静致远,又对能力、环境、机遇进行了简单而深刻的剖析,涵盖对己、对人、对事、对物等方方面面的理解,堪称人生最好的境界。李密庵虽不出名,但这首诗却流传甚广,为人称颂不已,或许就是因为它对'诗言志'做出了完美的解释。
耕读是什么意思
耕读指的半耕半读,耕是种地、干农活、农业等,读指的读书。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生活方式。通俗的讲既要有理论也要有实践,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耕读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大贡献,许多古农书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指导中国农业生产直至今天。
半耕半读振家声,一阴一阳传家道
答:半耕半读振家声,就是读书未忘情,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半耕半读(耕种和读书两不耽误,种这句话地还读着书,闲时读书,忙时田间劳作)即是生存之道,又是理想之途。读书耕田,读可荣身,可谓振家声;耕可致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一阴一阳传家道,一切事物都是阴阳的和合体,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懂得阴阳和合,阴阳的相互转化的道理,家乃兴旺发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