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的山水名胜中,四川乐山以其独特的地理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很多人不禁好奇,这片土地为何被称为“乐山”?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乐山的名称与其地理位置息息相关,乐山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和岷江的三江交汇处,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乐山在历史上成为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四川盆地的南大门,据《四川通志》记载:“乐,古之嘉定,岷峨之会也。”这里的“嘉定”即指乐山,而“岷峨之会”则形象地描绘了乐山地处岷山和峨眉山之间的地理优势。
乐山的地形地貌为“山”名奠定了基础,乐山最著名的地标便是乐山大佛,这座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坐落于乐山市东南的岷江岸边,高71米,头与山岩融为一体,大佛背倚着巍峨的峨眉山,前瞻岷江的壮丽景色,宛如一座天然的山峰,乐山得名“乐山”,不仅因其地理位置,更是因其独特的大佛景观。
乐山的文化底蕴也是其名称的来源之一,乐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开疆拓土,在此设立犍为郡,乐山正式成为郡治所在地,经过历代更迭,乐山成为了文化、经济、军事的要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赋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描绘了蜀道之艰难与乐山的地利之险,这也使得乐山成为了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其“乐”之名,既有山水之乐,也有人文之乐。
乐山的气候特点也为“乐山”的得名提供了一定依据,乐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清凉宜人,冬季温暖如春,气候条件适宜,这种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乐山成为了宜居之地,人们在此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因此称之为“乐山”。
据统计,乐山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320万,近年来,乐山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发展,根据《2019年四川省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乐山全市GDP达到1251亿元,增长率为7.2%,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乐山还致力于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报告》显示,乐山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0亿元。
乐山之所以被称为“乐山”,既有地理、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这片土地上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正是乐山“乐”之名的最佳诠释,在今后的日子里,乐山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四海宾朋,共享美好未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