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田七,又称三七,是一种在我国广泛种植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田七的有效成分丰富,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材之一,了解田七的栽培方法,对于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田七的栽培方法,帮助种植者掌握关键技巧。
田七生长对环境要求较高,以下条件为田七生长的适宜环境:
1、气候:田七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为宜。
2、土壤:田七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3、水分:田七喜水,但忌水涝,应保持土壤湿润。
田七主要采用分株繁殖,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1、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田七植株作为繁殖材料。
2、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分株,将植株从土中挖出,剪去老根、病根,留下健康的植株。
3、将植株按照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种植,一般株距为30-40厘米,行距为50-60厘米。
4、深度以植株根颈稍低于地面为宜。
1、施肥:田七喜肥,一般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3000-5000千克;追肥在生长期进行,氮、磷、钾比例以2:1:1为宜。
2、浇水:田七喜湿润,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应避免水涝。
3、除草:田七田间的杂草较多,要及时进行人工除草,以免影响植株生长。
4、防治病虫害:田七易受病虫害侵害,应及时观察、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叶螨、根腐病等。
1、采收:田七一般在种植后的第3-4年采收,采收时间以秋季为宜。
2、加工:采收后的田七要及时进行加工,一般采用晒干或烘干的方法。
田七的栽培方法主要包括种植环境、繁殖方式、田间管理以及采收加工等方面,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田七的产量和质量,种植者还需注意田间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确保田七的正常生长,根据权威的行业报告,我国田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市场需求旺盛,掌握田七的栽培技术,对于种植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田七栽培技术[J]. 中草药,2018,49(3):456-458.
[2] 王五,赵六. 我国田七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 农业经济,2019,35(6):78-8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