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中学学校简介
1、位于祁连县的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起源于1958年8月。经过五十多年的稳健发展,到2008年,它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庞大的教育机构,拥有超过100位教师和大约1800名学生,成为全州最大的学校之一。
2、祁连县中学的规模在2009年时颇具规模。学校占地面积达到了33,87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617平方米,为学生们提供了宽敞的学习环境。学校设有19个教学班,旨在满足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教职工团队共计96人,其中包括74名专任教师。这些教师的职称分布为:13名中高级教师,24名中级教师,以及30名初级教师。
3、分到486分。青海省祁连县有两所中学,2020青海省这两所学校的中考分数线分别是,祁连县民族中学中考分数线398分,祁连县中学中考分数线486分。祁连县中学始建于1958年8月,历经50余年的发展,至2008年发展成为拥有100余教职工,1800余名学生的全州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
4、祁连县中学自2007年以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成绩斐然。当年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百人,本科上线率在全州范围内遥遥领先,连续两年,即2008年和2009年,依然保持着高考上线率第一的佳绩。这些显著的成果使得学校多次赢得州、县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荣获了多项表彰和嘉奖,社会声誉也随之提升。
野牛沟乡简介
1、野牛沟乡是一个位于祁连县的行政区域,由4个村庄和15个社区组成。据统计,该乡共有1012户人家,人口总数为4165人。乡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党员总数为156名,其中116名是农牧民党员,占总党员的75%。这些党员中,少数民族党员占比高达87%,其中135名,妇女党员则占7%。
2、野牛沟乡的自然环境无比丰富,这里的生态系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众多珍稀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中包括威猛的野牦牛、敏捷的雪豹、强壮的马熊以及美丽的白唇鹿等,它们共同构建起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3、全乡土地总面积4440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0%。草场总面积为529万亩,存栏各类牲畜29万头只,是祁连山牦牛和白藏羊的保护区。2011年全乡农牧业总产值3237万元,同比增长12%;全乡牧民人均纯收入达9425元。
4、地处祁连山南麓中端,祁连山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境,托勒山横亘于县境中部。走郎南山、托勒南山、大通山绵延其间。黑河、八宝河、托勒河、默勒河流贯境内。属大陆性高寒山区气候,年均温1℃,年隆水量为270-600毫米。
5、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得乡西北约70公里的昆仑山脚下的野牛沟,是一个独特的峡谷地带。这里曾是藏族先民们的生活与文化宝地,碧绿的野牛沟河曾是牧民们的理想牧场和野生动物繁衍的乐园。然而,随着河水位的下降,两岸植被逐渐沙化,岩画成为了这片土地历史的见证者。
6、青海祁连县野牛沟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北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约90千米。每天只有一班客车运行一次。由于没有列为旅游地,几乎见不到游客。也正因为如此,自然环境保持的较好,故而自然风光非常漂亮,在晴天早晚时光观看那高山草原,就如同在图画中。值得一游。
海北藏族自治州成立于那一年?
海北藏族自治区成立于1953年12月31日。【相关历史】1949年海北解放,成立亹源县政府,1950年至1952年成立海晏县、刚察行政委员会、祁连自治区。
你好,1955年5月20日改海北藏族自治区为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指示成立。现在的州府设在西海镇。
民国时期,青海建省后,门源、祁连等地的行政设置有所调整,海北藏族自治区在1953年正式设立,包括亹源回族自治区、祁连县、刚察县和海晏县,政府驻地在亹源县浩亹镇。
3年自治州成立时,海北人口总计为68402人,其中藏族19239人,占213%;回族17259人,占223%;蒙古族3701人,占41%;土族1571 人,占31%;撒拉族122人,占0.17%;汉族26490人,占373%;其他民族14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