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和轻轨有什么区别呢?
重量不同: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平面曲线不同: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编组数不同: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
列车车厢物理规格不同。地铁列车的车厢宽度一般是8米和3米两种规格,长度为19至21米。轻轨列车的车厢宽度一般是6米规格,长度为15至19米。列车编组数字不同。地铁列车编组数字一般是采用5至8节编组。 轻轨列车编组数字一般是采用2至4节编组。建设规模不同。
轻轨和地铁的主要区别在于建设成本、载客量、运营路线等方面。建设成本 地铁的建设成本通常高于轻轨。这是因为地铁需要建设更为庞大的地下隧道,使用更为高级和坚固的材料,并且需要配备更为复杂的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而轻轨的路线部分可能建于地面或高架桥上,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区别一:运送能力。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区别二:速度。轻轨最高时速70-80公里,平均时速50-70公里。地铁最高时速80-100公里,平均70-90公里。区别三:造价成本。
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轻轨和地铁的区别如下:运送能力不同 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速度不同 轻轨最高时速70-80公里,平均时速50-70公里。地铁最高时速80-100公里,平均70-90公里。
区别一:运送能力。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区别二:速度。轻轨最高时速70-80公里,平均时速50-70公里。地铁最高时速80-100公里,平均70-90公里。区别三:造价成本。
列车车厢物理规格不同。地铁列车的车厢宽度一般是8米和3米两种规格,长度为19至21米。轻轨列车的车厢宽度一般是6米规格,长度为15至19米。列车编组数字不同。地铁列车编组数字一般是采用5至8节编组。 轻轨列车编组数字一般是采用2至4节编组。建设规模不同。
铁轨质量不同 轻轨:轻轨为50Kg/m。地铁:地铁轨道为65KG/m。载客量不同 轻轨:一趟能够载客数量约为1-3万人次。地铁:一趟能够载客数量约是3-6万人次。
地铁与轻轨的区别:车型的区别、载客量的区别、轴重的区别、曲线半径的区别、列车编组的区别。车型的区别 地铁: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为地铁,采用5~8节编组列车。轻轨: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采用2~4节编组列车。
性质不同 地铁性质: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轻轨性质:在轨距为1435毫米国际标准双轨上运行的列车,列车运行利用自动化信号系统。特点不同 地铁特点:(1)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城市的城市土地价值高,在地下修建铁路可以节省土地面积,使土地用于其他用途。
如何区分地铁和轻轨?
1、运送能力不同,地铁客运能力大于轻轨客运能力。速度不同,地铁速度高于轻轨速度。造价成本不同,地铁成本高于轻轨的造价成本。区别一:运送能力 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
2、轻轨和地铁的区别有如下:重量不同: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平面曲线不同: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编组数不同: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3、轻轨的特点是速度快、运量大、污染小而且安全性高,从运量来区分,地铁的运输量最大,单向每小时可运送4万至6万人次,轻轨可运送2万至3万人次,有轨电车的运量最小,只有1万人次。
4、地铁和轻轨最大的本质区别是轴重不同。轴重是指一个轮对承受的机车或车辆重量,是反映轨道承受的静荷载强度的指标。由于地铁和轻轨的轴重不同,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车厢尺寸、车辆编组和运输能力不同。
5、轻轨车宽度一般为2326米轻轨和地铁的区别,主要与这三方面有关,而与轨道是否在地面下无关。
6、地铁和轨道交通的区别有:定义不同、路权不同以及客运量不同。定义不同 轨道交通又称轻轨,通常是用来形容载客量小、移动速度快的轨道交通工具,轻轨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但不一定要与其他车辆隔离,在陆地上行驶(如有轨电车、轻铁)。重轨,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