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市的历史事件
1、愤怒的市民掀翻了租界铁丝网,冲进英租界,英国水兵架10余挺机枪阻止,眼看就要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刘少奇、李立三等人当即赶到现场,与随后赶来的国民政府代表、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代表劝散人群后,又与英租界当局谈判,要求交出凶手,退还租界区。可是,英方拒不同意。
2、自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俄、德、法、日五国相继在汉口镇建立租界,在租界区中国丧失管辖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7年3月14日中国 *** 宣布与德国绝交,3月15日,汉口德租界为中国 *** 收回,设特别区临时管理局。
3、汉口和九江收回英租界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这场斗争中,武汉和九江两地人民的英勇行动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响。各地如湖北、江西、广东以及北京等地,接连召开群众大会,组织大规模的反英游行示威,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的反帝斗争热潮。
1927年2月收回了汉口和哪里的英租界
1、汉口和九江。群众性反帝斗争的蓬勃发展,推动国民政府于1927年2月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位于九江府城以西,长江与甘棠湖之间的狭窄地段,西面到龙开河,东西向长150丈(即沿长江岸线长度),南北向进深为60丈,面积150亩。租界南部包括湓浦港的一部分。
2、九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武汉、九江的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1927年2月收回了被英帝国主义强占了六十多年的汉口、九江两地的租界。这一壮举不但把当时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谋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
3、九江。1927年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协议,从1927年3月15日起,汉口、九江英租界的管理权,正式收归中国所有。至此,举世瞩目的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外交史上第一次胜利的谈判,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里收回租界。
4、年2月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1927年1月1日至3日,武汉人民集会庆祝北伐战争胜利。3日下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员在汉口英租界附近江汉关广场讲演时,英国水兵冲出租界,用刺刀驱杀听众,刺伤数十人,其中三人重伤,造成一三惨案。6日,英国水兵又在九江逞凶,打伤工人数名。
5、九江和汉口。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1927年元旦,国民党国民政府(因为当时北洋政府也称中华国民政府)在由广州迁至武汉。1月3日在汉口英租界附近江汉关前发生了“一·三”惨案,时任国民党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出面与英方谈判,最后双方终于在2月19日和20日分别签订了收回了汉口和九江英租界。
汉口、九江成为租界的时间
1、年3月21日,英国海军提督贺伯、参赞巴夏礼与汉阳知府刘齐衡立约,在汉口旧市镇以北、杨林口上下划定租界,面宽250丈,进深110丈,四至立石为界,合地458亩(即今日南起江汉路,北抵合作路,西至鄱阳街,东临长江)。当时这一带地势低洼,水坑较多,基本无人居住。
2、月7日,国民政府接管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3月2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4月14日,蒋介石另立南京国民政府。4月27日,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4月28日,李大钊在北平英勇就义。
3、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1927年元旦,国民党国民政府(因为当时北洋政府也称中华国民政府)在由广州迁至武汉。1月3日在汉口英租界附近江汉关前发生了“一·三”惨案,时任国民党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出面与英方谈判,最后双方终于在2月19日和20日分别签订了收回了汉口和九江英租界。
4、年2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汉口租界印象
在江汉路,英租界的中心地带,昔日繁华如梦,如今的江汉关成为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热门地点,象征着从历史的阴影走向现代化的庆祝。中国人对租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又有对殖民历史的反思。一家上海披萨店因宣传选址法租界而触礁,折射出民族主义教育下对殖民历史的敏感。
用这样的题目并不是说我个人对日本人怀有多么深的厌恶,或是说因为汉口曾经被日本人占领的缘故。我在此无意恶贬日租界。而是在我看到的所有资料中,在老人们的回忆中,日租界就是给人这样的印象,这个印象甚至用“低档”二字都有所拔高,实际上的日租界,用“藏污纳垢”一词来形容恐怕更合适一些。
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作为湖北省会,改夏口县为‘汉口特别市’直属于国民政府,并辖汉阳县城。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都武汉。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2月19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
年12月,史迪威离开北平,乘船从海上绕过山东半岛,然后由陇海线到郑州,再向南到达汉口。从南京迁来的国民党政府和各外交使团都在这里。在此后的8个月当中,这里是中国的首都。蒋介石把他的总部设在武昌,外交使团挤在汉口江畔租界区的几幢洋楼里。美国海军长江巡逻队的旗舰“吕宋号”停泊在江边。市区一片混乱。
十一月,武汉市内有不少地方风景正好,江滩芦苇随风飘荡,蔚为壮观;黎黄陂路百年沧桑的印记更具故事深情;装饰一新的湖北省博物馆各种千年精品历史藏品带你穿越时空隧道,领略国宝魅力;武汉大学油画版的唯美画面气质让人感觉舒适静谧。
武汉在中国现代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约在17世纪,汉口就像“东方芝加哥”,位列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在它1861年开放为通商口岸之后,汉口成为了最大的内陆贸易港。很多国家,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和日本都在这里设立了租界,其中大部分设立了领事馆。
汉口租界的日租界
1、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日本在汉口设立了租界。该租界原定的范围是连接德租界(现在的六合路和陈怀民路之间一线),向下至燮昌小路(现在的郝梦龄路),从江边开始,至平和街(现在的中山大道)结束,占地面积大约为247亩半。
2、八年后,日将租界向北扩展150丈,到今刘家棋路与麻阳街(邻近黄浦路)之间一线,新增面积3725亩,合计总数达6275亩。日本领事馆设在今张自忠路与山海关路之间的滨江饭店内。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宣布收回日租界,由汉口市政府直接管理。
3、在1944年12月18日,汉口的日租界区域遭受了美军飞机的严重轰炸,昔日的繁华被夷为平地。战后的日租界区域,大部分区域经历了贫困和重建,昔日的建筑遗迹寥寥无几。
4、从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先后在重庆(1896年4月)、杭州(1896年9月27日)、苏州(1897年3月5日)、汉口(1898年7月16日)、沙市(1898年8月18日)和天津(1898年8月29日)等埠设立日租界。德、俄、法等国乘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的事件(见三国干涉还辽),获得满足他们设立和扩展专管租界的要求。
5、年,日本在汉口建立租界;租界位于德租界下首,南抵今六合路北、北至黄浦路、西至京汉铁路、东至江边,占地380余亩。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得寸进尺,纷纷扩展租界并超界筑路。英租界在展界条件形成之后,向西展界327亩;与英租界同期展界的还有法租界,曾将原租界扩展到京汉铁路以西。
6、秦楚刊号 用这样的题目并不是说我个人对日本人怀有多么深的厌恶,或是说因为汉口曾经被日本人占领的缘故。我在此无意恶贬日租界。
汉口里弄历史
汉口的历史里弄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那时以生成里和德兴里为代表,由法商和江浙商人建造的二层砖木结构住宅群落,如生成南里、北里和德兴里,共有约200栋。这些里弄最初主要是为中下层居民设计的。
汉口作为地名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但今天的汉口实际历史不足500年,起源于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原汉水从龟山东南流入长江,成化年间改道至龟山北侧的集家嘴,由此产生的低洼荒洲在清朝嘉庆年间逐渐发展,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并列为四大名镇,享有盛誉。鸦片战争后,汉口因开埠通商而繁荣。
这个地方叫做汉口里,它也是湖北武汉市旅游名街,还是一个免收门票的地方。汉口里占地面积将近7万平方米,汲取汉派建筑精髓,并以汉口开埠百余年为脉络,复原晚清民初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花楼街代表性建筑、文化、商业形态,展现老汉口生活方式。并且汉口里也是园博园的主体建筑之一。
汉口里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园博园东路9号,它伴随着武汉市承办的园林界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远的国际性博览会——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而生,是一处彰显武汉地域特色,且具有浓郁汉味历史文化的旅游商业街。
它就是汉口,可能很多人对它都会有些陌生,其实它在历史上还是挺厉害的,曾经是属于天下四聚之首,尤其是到了民国时期,它还被称为是东方芝加哥。主要还是因为汉口开埠时间很早,不管在运输或者港口贸易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让很多的富商都在这里聚集,呈现出热闹非凡的画面。
汉口镇的历史沿革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2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