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景区老子故里太清宫景点介绍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6公里处的太清宫镇,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42年)玄宗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沿用至今。
游区的重点以太清宫景区、明道宫景区和老子天下第一园景区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人文景观优势,向游客展示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
鹿邑太清宫遗址属于周口名人故居的著名旅游去。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
老子故里景区:这是一个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为主题的景区,包括老子的故居、周口老君台、八卦台、明道宫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 鹿邑太清宫: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是老子的诞生地,也是祭祀老子的祠庙。太清宫内有许多文物古迹,如九步井、太极殿、三圣母殿等。
鹿邑县,河南省直管县,周口市代管。周口市鹿邑县旅游景点有:老子故里景区、鹿邑太清宫、武平城故址、先天太后之赞碑、鹿邑千年银杏树、老子故居、周口老君台、八卦台、明道宫、鹿邑太极殿等。
鹿邑太清宫景点介绍
1、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6公里处的太清宫镇,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42年)玄宗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沿用至今。
2、中院是太清宫的主要祭祀区,主要建筑有三清殿、玉皇阁、吕祖殿等。三清殿是供奉道教最高三位神祇的地方,玉皇阁则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地方,吕祖殿则是供奉道教重要人物吕洞宾的地方。这些建筑都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充满了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后院是太清宫的生活区,主要建筑有斋堂、丹房、客堂等。
3、鹿邑太清宫景点介绍 太清宫概述 鹿邑太清宫位于河南鹿邑县城东北约40公里,是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道教协会的正式驻地。太清宫始建于公元220年左右,是江南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道教文化之源”。
4、鹿邑太清宫景区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季时节,这里的美景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一进入太清宫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峨壮观的太清宫大殿。大殿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
5、鹿邑太清宫遗址属于周口名人故居的著名旅游去。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
6、太清宫位于县城以东5公里的隐山上,始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初名老子庙。唐高祖武德三年(629年),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唐乾封元年(666年),上老子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诏建「紫极宫」。
鹿邑历史画室
清《鹿邑县志》卷十一云: 太清宫经“历代增修,有紫极、广灵、太清三宫以祀老子。 紫微为元末韩林儿所毁,础石尚存”。现已修复,建成太极 殿、三圣母殿、娃娃殿、围墙、山门等。重雕玉石老君像, 置于太极殿中。鹿邑有哪些景点,特产 景点首推:老君台,太清宫。
一高就有音乐班!学校南边也有音乐室,就在汪涛画室附近,艺海音乐室,离学校也不远。
因不愿阿附权贵,尽管他政绩突出也未能迁升高官。不久,他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 真源地处中原,豪强地主很多,他们与官府相勾结而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其中以官僚豪强华南金最为横暴,当地人称“南金口,明府手”。张巡到真源之前对华南金即有所耳闻,及他一上任即将华南金关押起来,然后依法惩杀。
鹿邑太清宫遗址的历史沿革
鹿邑太清宫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
据《后汉书》和《鹿邑县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西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
仰韶文化时期的有隐山遗址。夏商时期,境内置小诸侯国始称“厉(Lài)”,属豫州。此乃鹿邑县有史记载的设城建置之始,距今已有4000余年。此设置一直延续至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境内置苦(hù)(今鹿邑县太清宫镇),属陈国。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并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唐宋鼎盛年间,太清宫前后两宫,宫殿600余间,占地872亩,庙占地面积达2。75亩,盛极一时。后遭兵火,屡废屡修,地上地下都遗留有丰富的遗迹遗物。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家庙。
夏商时期,境内置小诸侯国(今鹿邑县太清宫镇)始称“厉(Lài)”,属豫州。此乃鹿邑县有史记载的设城建置之始,距今已有4000余年。此设置一直延续至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一度名相和鸣鹿(今鹿邑县辛集镇),均属豫州陈国。
鹿邑太清宫简介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6公里处的太清宫镇,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42年)玄宗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沿用至今。
太清宫铁柱是纪念老子之物。因老子曾任周朝史官,在朝堂上做大事记录。为此,后人尊称老子为“柱下史”,故此在建庙时就在庙中立一铁柱。据鹿邑县志记载,铁柱“高八尺,围尺有八寸,旧志为唐时旧物”。太清宫原有碑刻甚多,曾达百余通。由于兵火灾害、风雨的剥蚀和人为损坏,已所剩无几。
太清宫位于县城以东5公里的隐山上,始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初名老子庙。唐高祖武德三年(629年),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唐乾封元年(666年),上老子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诏建「紫极宫」。
在老子生地的鹿邑太清宫,有许多的碑刻,虽然这块碑不大,但价值很高,它以皇帝诏令的形式规定了太清官的大小及上面土地园木果树的不可侵犯性。太清宫太极殿前的两株古柏,就是闻名遐迩的丹桂古柏。传说是老子亲手种下的,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了。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太清宫镇,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165年),汉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所建,始名老子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