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尖鱼的做法
步骤:
1.大黄鱼尖去骨后切块,用盐、料酒和淀粉拌匀码味腌制10分钟。
2.青红椒切丝备用。香菜洗净,切成小段。
3.在锅中倒入适量的菜籽油,热油后将鱼块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捞出放进碗中备用。
4.锅中剩余的油再加入少量菜籽油,热锅凉油,放入葱姜蒜末炒香。
5.加入青红椒丝翻炒几下,再把之前煎好的鱼块放入锅中,加入盐、糖、酱油适量,翻炒均匀。
6.最后加入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焖煮几分钟,把火关掉。
7.放入香菜段,盖上锅盖焖煮1分钟即可起锅装盘。
黄尖鱼是什么鱼
学名黄鲫,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黄鲫属的鱼类。黄鲫常年可捕获,以春秋两季为旺汛,产量集中。栖息于水深4-13米以内淤泥底质,水流较缓的浅海区。适温5-28度,肉食性,主要摄食浮游甲克类,还摄食箭虫,鱼卵,水母等。产卵期南海2-4月,东海以北5-6月。卵浮性,球形。有洄游特性。一般生活于近海生活,体长可达22厘米,可做为食用鱼。
黄尖鱼是淡水鱼吗
黄尖鱼是一种淡水鱼种。它主要栖息在亚洲的河流、湖泊和沼泽地带。黄尖鱼通常体长不超过30厘米,身体呈椭圆形,背部呈黄绿色,体侧有黑色横纹。它们属于底栖性鱼类,常离开水中底层捕食小型节肢动物和浮游生物。黄尖鱼在适宜的水温和水质条件下繁殖能力强,所以目前广泛养殖于各地的鱼塘和人工水域。除了供人们食用外,黄尖鱼也被认为是一种观赏鱼种,其鲜艳的颜色和活泼的游动方式备受喜爱。总之,黄尖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小型鱼类。
黄尖鱼介绍
黄尖鱼又叫黄鲫,黄鲫常年栖息于水深5-13米以内淤泥底质,水流较缓的浅海区。适温7-28度,肉食性,主要摄食浮游甲克类,还摄食箭虫,鱼卵,水母等。
产卵期南海2-4月,东海以北5-6月,卵浮性,球形,有洄游特性,一般生活于近海生活,体长可达20厘米,可做为食用鱼。
黄尖鱼和鲅鱼的区别
黄尖鱼和鲅鱼是两种不同的鱼类,它们的外观、生长环境、营养成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外观:黄尖鱼体形较细长,侧扁,头部尖长,鳞片细小,背部呈灰褐色,腹部为银白色。鲅鱼体形圆胖,头部扁平,鳞片较大,背部呈蓝绿色,腹部为银白色。
2.生长环境:黄尖鱼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等海域,属于近海暖水性鱼类,常常在珊瑚礁、海藻丛等海域活动。鲅鱼则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等海域,属于近海冷温性鱼类,常常在浅海海域活动。
3.营养成分:黄尖鱼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身体、益气健脾的功效。鲅鱼肉质松软,富含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物质,具有滋阴润燥、益气健脾的作用。
综上所述,黄尖鱼和鲅鱼在外观、生长环境和营养成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口味选择合适的食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