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姓什么
姓曹。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今山东曲阜市),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颜回的出世和入世
颜回也出生在贵族家庭,但是在春秋的末期,贵族的权利已经被大大的削弱,颜回的父亲颜路正是没落的贵族,家中只有几十亩薄田,对于生产力非常低下的那个时代来说,这几十亩薄田完全不能承担贵族的日常开支需要,所以颜回的生活是贫苦的。颜回的一生都不曾做官,一直最随着孔子,直到颜回三十八岁的时候才跟着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回到鲁国,这个时候家中的父母均已年迈,生活的重担就落到了颜回的身上,颜回选择了讲学。颜回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过着“一箪食一瓢饮,身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的生活,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但是物质的贫乏让颜回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身体出现状况也就是在所难免的。
再者,颜回觉得孔子的思想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学习是无止境的,颜回一直以来就没有间断了学习,艰苦的学习让颜回的身体也出现了太多的不支,艰苦的生活、辛苦的学习让颜回的健康每况愈下,刚刚年至不惑,颜回就去世了。
颜回,生于公元前521,卒于公元前481,短短的四十载,留下的思想却光耀千秋。
颜回是孔子的第几个弟子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所以又叫颜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名,家贫不忧,好学不倦。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大智若愚,‘闻一能知十”,在众多弟子中最能理解孔子,一生追随,不离左右,视师若父。他评价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白尽,四十一岁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极恸,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矣!天丧我矣!”
颜回是鲁国人吗
是的,介绍如下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颜回为什么被尊为“复圣”
根据字面意思复圣大概是“又一个圣人”、“第二个圣人”的意思,表示他是儒家继第一大圣人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圣人,他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圣人。也是七十二圣之首。
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是颜回,颜回跟著《中庸》的曾子一样,他跟他的父亲颜路都是孔子的弟子,十三岁时就拜入孔子门下。
颜回对于学习和修身十分的用功,孔子曾赞美他“不二过、不迁怒”、“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他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死的时候才四十一岁,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由于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后世随着当权者对儒家越发的重视,颜回的地位也随之升高,从汉代开始,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人之首,并且祭祀孔子时颜回在一旁作配位享受祭祀,唐朝时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朝真宗封他为“兖国公”,元朝文宗又封之为“兖国复圣公”,这大约是最早将他尊为复圣的封赐,明朝嘉靖皇帝封之为“复圣”,这也是他被称作复圣的来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