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长征的著名人物如下:
1、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3、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4、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5、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
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长征的英雄人物及事迹1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长征的英雄人物及事迹2
地雷战、地道战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武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创造性开展的新战法。它极大地激励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魏洪亮因领导“地道战”而被誉为“地道司令”。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观察员艾斯·杜伦在了解观察了地道战后也对此赞叹不已。影片《地道战》就是取材于他所领导的冀中抗战故事。
长征的英雄人物及事迹3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战斗在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上,历任军团供给部部长,军区后勤部司令员等职。红军长征时,给养十分困难,他为部队的给养殚精竭虑。
1935年6月,红军过草地,粮食奇缺,他为了给部队筹集粮食,常常连续工作,四处奔波,在累的吐血昏倒后,醒来第一句话,仍然是“三十斤小麦拿到了吗?”。
邓萍,钱壮飞,陈树湘,胡底
这首七言律诗,高度展示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全诗洋溢着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及乐观主义精神,这也反映了红军勇敢顽强、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蔑视敌人、从容不迫、勇于胜利的自豪感。
1934年11月25日,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命令:抢渡湘江。
一支超级“特种部队”登场了。
这支部队就是林彪红一军团旗下,二师第四团,我们以后就叫他们“红四团”。
在以后的长征轨迹中,我们将会屡屡看到这支红四团的身影,那些无数次突破人类极限、挑战人类认知的作战任务,将会不断的由这支红军中的“特种部队”去完成。
陈树湘。
陈树湘在湘江之战中,负责全军的总后卫工作。他率领红军第34师全体战士,血战湘江。
战至最后,他带领的34师最后剩下一千余人,屡次强渡湘江,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已与大部队失联,退回湘南地区,继续游击作战。在退回湘南之时,陈树湘为掩护红军34师剩余部队突围,不幸被敌人捕获。
被捕之后,敌人将他押往长沙审讯,躺在担架上的陈树湘,强忍剧痛,从腹部伤口处,扯出肠子,咬牙绞断,咽下最后一口气。年仅29岁的陈树湘,在敌人面前断肠明志,壮烈牺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