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点
2.
横折提
3.
横
4.
撇
5.
横折钩
6.
斜钩
7.
撇
8.
点
诚共8画,
笔顺:
点、横折提、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
写字技巧
“讠”点与横折提距离适中,竖段端正,对上点。“成”横画不宜太长,横折钩与左撇平行,斜钩弯斜自然,撇画、点画位置恰当。
已是简化字。
诚
汉语汉字
“诚”,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chéng,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诚”的基本含义为真心,如诚恳;引申含义为实在,的确,如诚然。
在现代汉语中,“诚”还有真诚的意思,如诚敬。
字源演变
“诚”,初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形声字。言表意,表示言语真诚;成表声,兼表真心成全他人。形旁简化。本义是真心实意。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诚”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氏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音成。【说文】信也。【广雅】敬也。【增韵】纯也,无僞也,眞实也。【易·干卦】闲邪存其诚。【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传】言鬼神不系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
【眞德秀曰】唐虞时未有诚字,《舜典》允塞卽诚之义。至伊尹告太甲始见诚字。【礼·乐记】着诚去僞,礼之经也。【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注】诚者,眞实无妄之谓。
说文解字
信也。从言成声。氏征切。
说文解字注
(诚)信也。从言。成声。氏征切。十一部。
8画,笔顺:点、横折提、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
诚
誠chéng
〈副〉
(1)确实,的确[indeed]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果真;如果[actually]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诚”字共有8画,笔画顺序为:点、横折提、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
“诚”,普通话读音为chéng。“诚”的基本含义为真心,如诚恳;引申含义为实在,的确,如诚然。
在现代汉语中,“诚”还有真诚的意思,如诚敬。
“诚”,初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形声字。言表意,表示言语真诚;成表声,兼表真心成全他人。形旁简化。本义是真心实意。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诚”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