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它们相应的词语是,震撼,震动,恐惧,恐慌,慌张。
意思就是原来是臣下给君王上奏章时常用的套语,表示自己对君王既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后形容极端小心以至恐惧不安。
读音
[chénghuángchéngkǒng]
引证
汉·许冲《上说文解字书》:臣冲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惶论
惶,恐惧
论,论述
字面意思就是诚惶诚恐的论述下,掺杂着内心的忐忑不安。
遑论
遑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uánglùn,不必论及;谈不上。
详细解释
“遑”为形声字,其本义是“急迫”。
与“惶”通假,其义为“恐惧”。《三刻拍案惊奇》“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遑遑”释为“惊慌不安的样子”。也作“皇皇”。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生计无着,遑论享乐”中“遑论”释为“不必论及;谈不上。详义为:维持生活的办法没有确实,谈不上享受快乐。
“诚惶诚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ghuángchéngkǒng。其中,“诚”指确实,“惶”指害怕,“恐”指畏惧。这个成语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该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书中写道:“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惶恐不安近义词:惊慌失措,坐卧不安,坐立不安,寝食不安,心神不宁,忐忑不安,惴惴不安,诚惶诚恐
1、坐卧不安
[zuòwòbùān]
【解释】: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颤银老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2、担惊受怕
[dānjīngshòupà]茄升
【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自】: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