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上十大开国宰相
1、才高其天、谋深如海的秦相李斯
功过昭着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伪饰地追逐功利权势。少年出道,研学帝王术,初投吕不韦,后宫帏进言,献剪诸侯,灭六国,成帝王之策,得始皇信赖,驰鹜于秦都。
上《谏逐客书》、倡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创“小篆”一统文字。他也曾助秦始皇焚书坑儒,附赵高沙丘谋逆,最终为小人构陷,一代权谋大师腰斩于咸阳。
2、功冠群臣、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萧何
初乃秦末一刀笔小吏,却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徐图天下;慧眼独具,月下追韩信,使“汉兴三杰”到了刘邦一人手下。
楚汉相争,留守后方,为刘邦提供充足支援;汉朝初定,治国安邦,颁法立规,更的“萧规曹随”之誉。
3、奇谋善变、不下三杰--汉初名相陈平
年青俊美,偏纳他人之遗孀,六出奇计,助高祖解白登之围,王陈并相,结交周勃,终灭吕后势力。
汉初三杰,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泽,死于钟室;萧何遭谗,曾械于牢狱;张良惧祸,托言闲游。陈平却能久居相位,且得善终,足见他官场权谋之老到,远在三杰之上。
4、一语可破天下事--初唐房玄龄
唐开国大臣,贞观名相,也是唐初居相位最久之人。他为人多智,有奇谋。
被誉为“汉之萧何”武门事变是主谋,助李世民得帝位,可谓一策定乾坤,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5、千古诤臣--大唐名相魏征
以直谏扬名天下,玄武兵变,易主辅秦王,太宗时进为宰相。
他有胆,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且不达目的不罢休,创了历史上君“畏”臣的先例,树立了历代君臣关系的典范。
唐太宗有魏征,成就了天下盛世--贞观之治,难怪魏征一死,太宗大发感慨“魏征没,朕亡一镜”!
6、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宰相--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名相,他领导了一场轰烈而悲壮的熙宁变法,变法前被为“当世圣人”,变法后,司马光大骂其欲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后徽宗对他推崇备至,钦宗却把他作为北宋灭亡的魁首;朱熹斥之为心怀叵测、沽名钓誉的伪君子,陆九渊赞其为“洁白之操,寒于冰霜”。
而杨慎将之数落成“古今第一小人”,梁启超称他是“三代以下唯一的完人”;列宁赞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7、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北宋名相寇准
坚主抗辽,促成“澶渊之盟”,后补被奸臣与皇后倾陷,一代直臣“寇老西”郁郁而死。
他“有官居鼎鼎,无宅起楼台”清正廉洁,为世代楷模。
8、北国卧龙--元代名相耶律楚材
人称“神人”,元太宗时,上谏针砭时弊的十八条,保证了江山的初步稳定,后改革税制,大力培养“治天之才”,终使“武功”盛极的蒙古统治者收到“文治”之效。
9、救时宰相--明朝“宰相”张居正
明朝是没有宰相职位的,最高的是内阁首府,张居正就是明朝历代内阁首府中的一员。他机巧善谋,治世有方:创考成法,整顿吏治,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治黄整淮,修整边防,功在社稷,名垂后世。
主政十年,救了明王朝,而得“救时宰相”之誉。他身为帝王之师,力育天子,行非常之师德,可谓用心良苦。然其死后,被一帮小人“秋后”算帐,罢了相位,削了谥号,抄了家!舍家为国者,却成世间罪人。
10、文胆武略、官场楷模--清朝名相曾国藩
一代名相,更是个官精。曾十年七迁,连跃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他奉行“立言、立功、立德”,立言,他着述、家书、日记,广为流传;立功,挽救了大清朝;立德,事事以身作则。他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洋务运动领袖”“圣相”“近代史之父”。
他的一生是极其成功的,名誉地位,别人所有的,他皆有,别人没有的,他也有,成了毛泽东惟独佩服的人物,成了蒋介石心中完美的老师形象。纵观其一生,他那变化无穷的谋略智慧,他那独特的修身之道,他那行之有效的权术哲学,他那居官不败的当官真经,他那一眼见底的观人秘诀,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唐朝开国名将排名
唐朝十大开国名将:
第一位: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二,封河间王,评语:“宗室名王,独称军功”。
第二位:尉迟恭(585年—658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七名,封鄂公尉,评语:“夺槊陷阵,智勇双全”。
第三位:李靖(571年—649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八,封卫公。评语:“南平吴会,北定沙漠”。
第四位:段志玄(598年—642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封褒公。评语:“临危不惧,真正将军”。
第五名:刘弘基(582年—650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一,封夔公。评语:“开国猛将,入京首功”。
第六名:屈突通(557年—627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镁第十二,封蒋公。评语:“隋室贵臣,唐朝义夫”。
第七名:柴绍(578年—638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四,封谯公。评语:“驸马英雄,临危不惧”。
第八位:侯君集(?—643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七,封陈公。评语:“摧凶克敌,恃宠矜功”。
第九位:程知节(589年-665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九,封卢公。评语“骁勇虎臣,义气将军”。
第十位:秦琼(?—638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第二十四,封护公。评语:“马槊英雄,勇武绝伦”。
明朝开国大将名单
《明史·太祖本纪二》的记载:洪武“二年春正月乙巳,立功臣庙于鸡笼山。”
“洪武三年,朱元璋再次加封功臣,“进李善长韩国公,徐达魏国公,封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
这是朱元璋从一介贫民,经过十余年南征北伐,于1368年登基称帝,天下太平后,对明朝开国功臣元老进行了册封。
爵位被分为五个档次,其中最高爵位——公爵中以徐达、常遇春为首的25位公爵;侯爵名臣中有唐胜宗、陆仲亨为首79位侯爵;伯爵中有汪广洋、刘伯温为首的12位名臣;子爵中则有王清、王凤显等11位英雄;男爵中有王恺、孙炎等23位明朝开国名臣。
&魏国公徐达(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吴元年九月辛丑以平吴功,封信国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禄五千石,世袭。十八年二月己未卒。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达初封公,位次第二。李善长得罪,进位第一。
&鄂国公常遇春
吴元年九月辛丑封。洪武二年七月己亥卒于军。十月庚午追封奉天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平王,谥忠武。
&郑国公常茂
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第三,封郑国公,禄三千石,世袭。二十年九月丁酉有罪,安置龙州。二十四年卒。
&韩国公李善长
吴元年九月辛丑封宣国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第一,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禄四千石,世袭。二十三年五月乙卯坐胡党死,爵除。
&曹国公李文忠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四,封奉天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曹国公,禄三千石,世袭。十七年三月戊戌获谴,卒。追封岐阳王,谥武靖。
&宋国公冯胜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五,封宋国公,禄三千石,世袭。二十八年二月丁卯赐死,爵除。
&卫国公邓愈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六,封卫国公,禄三七石,世袭。十年十一月癸未卒,追封宁河王,谥武顺。
&信国公汤和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七,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中山侯,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八月乙卯,加禄千石。十一年正月己卯进封信国公,禄三千石,世袭。二十八年八月戊辰卒。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颍国公傅友德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颍川侯,位次第二十八,勋禄同前。十七年四月辛卯进封颍国公,禄三千石,世袭。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丑赐死,爵除。
&越国公胡大海壬寅二月,金华死事。甲辰三月追封,谥武庄。
&泗国公耿再成
壬寅二月,处州死事。初封高阳郡公,谥武壮。洪武十年四月改封。
&蔡国公张德胜龙江战殁。癸卯十月追封,谥忠毅。
&梁国公赵德胜南昌死事。癸卯十月追封,谥武桓。
&济阳郡公丁普郎鄱阳湖战殁。
&河间郡公俞廷玉甲辰十一月追封。
&郧国公廖永安乙巳十月以使吴不屈,遥封楚国公。丙午七月卒于吴。谥武闵。洪武十三年四月改封。
&东海郡公茅成丙午十一月伐吴战殁。
&虢国公俞通海
廷玉子。吴元年四月卒于平江军。追封豫国公。洪武三年改封,谥忠烈。
&济国公丁德兴吴元年卒于平江军。洪武元年追封。
&天水郡公严德吴元年九月讨方国珍战殁。洪武二年六月追封。
&姑孰郡公陶安洪武元年追封。
&乐浪公濮英
洪武二十年闰六月庚申战殁金山。追封金山侯,谥忠襄。二十一年七月进封公。
&凉国公蓝玉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封永昌侯,禄袭同前。十七年四月壬午予世侯,加禄五百石。二十一年十二月壬戌进封公,加禄五百石。二十六年二月乙酉谋反,伏诛。
&蕲国公康茂才
洪武三年八月己未卒于军。追封推诚翊运宣力怀远功臣蕲国公,谥武康。
康铎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蕲春侯,位次第二十六,勋禄,加禄同杨璟。十五年七月丙子卒,赠蕲国公,谥忠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