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工业和商业用途
玉米依据其结构特性,其深加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是指干磨玉米,产品主要用于各类食品、饲料和发酵工业。
湿加工是采用物理方法将玉米子粒分为玉米浆、玉米淀粉、玉米胚芽、玉米麸质蛋白及皮层纤维等五种产品,其中玉米淀粉为主要产品,可以直接食用或再加工,所有这些产品广泛用于食品、纺织、造纸、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
2、玉米的工业用途。
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燃料乙醇利用玉米(或其他谷物、糖类等)作为原材料,利用生物发酵的原理,生产出纯度超过99.5%的无水乙醇,将燃料乙醇与汽油以恰当的比例混合,制作出乙醇汽油。
除了制作燃料,玉米还可以用于修复遭受石油污染的土壤。将化学合成、微生物产生以及通过植物提取等不同来源的表面活性剂以10000mg/L的浓度添加到土壤中,能够强化玉米对土壤中石油烃的修复。
通过试验发现,向土壤中添加了表面活性剂和大豆卵磷脂后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石油烃的减少量分别增加了12%和19%,而加入化学表面活性剂后,微生物的数量以及多环芳烃在玉米植株内的积累无明显变化。该技术方便实用,是环境友好型治理方式,可广泛用于治理石油对土壤的污染。
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但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栽培面积发展很快。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我国对玉米的栽培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玉米产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要根据本地的霜期长短,土壤质地,土壤地力,种植月的,选择适宜的品种,饲用玉米和马齿型杂交种产量高。还要注意良种的繁育,适当安排种子田面积。
玉米的播种期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春播玉米在7.6cm上层内稳定在15℃为最佳播种期。华北地区夏播玉米在小麦或豌豆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深度,依土壤墒情为2.5-10cm,以5-6cm最适宜。
每亩播种量3-4kg,每亩4000-6000株。饲用玉米的种植方式。单播,从种植到收获便于机械操作。和大豆、袜食豆、豌豆、毛叶苕子间作,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蛋白质产量
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有哪些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回顾历史,我们不仅为人类的聪明智慧由衷的赞叹,同时也引发了智者的思考。今天国嘉带领大家穿越一次,看看那个时代的发明创造。
工业革命时代重要发明
一、纺织业
1733飞梭加快织布速度。可调整布面宽度,但需用人力操作。造成棉纱供不应求现象,LondonSocietyofArts,于1760年设置奖金鼓励纺纱机的发明。
1767珍妮纺纱机同时可纺纱线8条,纱柔美而易断,人力操作。改良后可同时纺纱线约百条,1770年获专利权。
1769水力纺纱机利用水力转动滚轴自动纺纱,纱粗韧,此种纺纱机需要较多的资本及大的工厂。1780年,Arkwright在Manchester设厂,并游说国会取消对棉织业的限制。致富后受封为爵士(Sir)。
1779纺骡结合WaterFrame及Spinning-Jenny之优点。不断改良,至1799年一机可同时纺纱线400股,棉纱生产量大增,造成织布机短绌问题。
1785动力织布机成本高又笨重未能立即推广,1825年后始渐取代手工织机。1822-1833年不断改良,成为精巧织机,1835年英已拥有水力织机100,600架。
1785滚筒印花机加快织品印花的速度。
1785-1789氯化漂白剂加快织品漂白速度。
1792轧棉机迅速分离棉子与棉絮,棉花产量大增。美国棉花输出量激增:1821年93,500,000pounds1860年110,000,000pounds
1841自动动力织布机加速织布速度,至1880年,一位工人可以同时监督四、五架自动动力织布机作业。机器织机全面取代手工织机,纺织工厂业者亦打破家庭及商店手工纺织业者的优势。
1846缝纫机
二、能源、母机与动力机
1698蒸汽机加强矿坑抽水机之动力。仅限于矿坑抽水之用,有”Miners’Friend”之称。
1705-1706蒸汽机(SteamEngine)改良Svery’sSteamEngine,由一铁桶及活塞构成,蒸汽推动活塞上升后,需洒入冷水使蒸汽冷却,活塞始下降,加热后活塞再上升,费时又耗燃料。仍限于矿坑抽水之用。
1709鼓风炉炼焦法(Coke-blastProcess)利用强力鼓风炉及高烟囱炼煤,除去煤中杂质而成焦炭。以焦炭炼钢可确保质量,降低成本,此法析出之煤气可做燃料。此法发明之前,以木炭炼铁成本高昂;用煤炼铁,铁质粗劣易碎裂。
1760蒸汽鼓风炉(SteamBlast)将蒸汽推动的风扇装在熔铁炉中加快炼铁的速度。
1763瓦特式蒸汽机(Watt’sSteamEngine)改良Newcomen’sSteamEngine,在机内铁桶上配置蒸汽冷凝器(SteamCooler),二者相连处设有舌门,当活塞上升后,铁桶内的蒸汽即经舌门自动进入冷凝器冷却,使上升之活塞降落。同时铁桶可保持一定温度,使下降之活塞立刻上升,使用此种蒸气机机既省时又省燃料。较Newcomen’sSteamEngine节省60-70%的燃料,1769年获专利权。
1774钢钻(Drills)可在钢铁上准确地钻开任何尺寸的圆孔,利于机器之制造。Watt即利用此工具制造工业用蒸气机。
1782新型瓦特式蒸汽机(Watt’sNewSteamEngine)改良1763年Watt本人发明之蒸汽机,使蒸汽除上下推动外,尚能左右往复转动。可配置于纺骡、动力织布机等机器之上。1776年后普及于英工业界,取代水车而成为主要的工业动力机器,是后工厂不必建于急湍处,工业生产亦不受水位变化之影响,工业化可迅速推展。
1783-1785搅炼法(PuddingProcess)与反焰炉(ReverberatoryFurance)在熔铁过程中,可不断搅动熔炉中的铁液,除去铁中炭质,改良并加速打铁方法。
1787翻砂机(滚筒压钢机RollingMill)可将尚未完全冷却的钢铁滚压而成长条或平板以为制造各种机器之素材。
1794车床(Lathe)可将钢板或钢条依照预先设计的图样准确地裁制成各种机器组件,有利于机械业之发展。是后陆续发明导杆(SlideRest)及压榨机(StampingPresses),使机械制造更加便利。
莱登蓄电瓶(LydenJar)
1799伏打电池(VoltaicPile)
1805干电池(DryPile)改良VoltaicPile产生电流不久即发现电流的分解与电镀作用
1808碳棒(CarbonPoles)可产生电弧光(ElectricArcLight)
1815安全灯(SafetyLamp)利于采矿工作1819磁针(CompassNeedle)发现电与磁力(Magnetism)的关系
1828鼓风炉(HotBlast)改良SteamBlast,可熔制质量优良的铁。
1831发电机原理(PrincipleoftheDynamo)根据电流与电动关系产生电力。是后根据此原理制造发电机,1867年始完成电动马达发电机,1873年后始普及于欧美工业界。
1836制钢旋转炉(RepeatingRevolver)改良并加速炼钢法。促进美国的工业革命。
1839硫化橡皮(VulcanizedRubber)增加橡皮的韧度与弹性,有利于机件的组合。间接促进运输业的革新。
1849CorlissSteamEngine(CorlissValve-Engine)设计活瓣齿轮(ValveGear)配置于蒸汽机上,可调整蒸汽的制造量以配合各种蒸汽动力机器所需要的能量,此为继1782年Watt改良蒸汽机以后最具意义的蒸汽机革新。1876A.D美国费城所举行的CentennialExposition中展出一具巨型Corliss式蒸汽机,重量700吨,活瓣齿轮之直径长9呎,运作时轮转如飞,时人誉之为”theeighthwonderoftheworld”.
1850石油提炼法(YoungProcess)可自原油中提炼挥发油、润滑油、煤油及石蜡。奠定石油工业之基础。
1856伯塞麦炼钢法(BessemerProcess)以转化炉炼钢成本低,使钢价降低85%,所炼之钢坚韧,为机器、铁路及轮船的制造提供最佳原料。只适用于质量优良的铁料。
1860内燃机(InternalCombustionEngine)燃烧煤气,将其在活塞内的爆炸力转化而成机械动力。
1866敞炉炼钢法(Open-hearthProcess)改良BessemerProcess,扩大熔铁炉容量,又可化废铁为钢,将铁中杂质完全除尽,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与较多的燃料。只适用于质量优良的铁料。
1872BraytonInternalCombustionEngine改良Lenoir式内燃机,使用轻级石油(lightpetroleum)为燃料。
1876TheOttoandLangenInternalCombustionEngine改良Lenoir式内燃机。内燃机的改良与推广刺激世界石油产量的增加:1857年2,000barrels1870年5,500,000barrels1880年30,000,000barrels
1878ThomasandGilchristProcess改良敞炉炼钢法,可将含有磷质或其它杂质的劣等铁料炼成工业用钢,使制钢业迅速发展,提出之磷可制造磷酸盐肥料。此法之应用使美国、比利时及法国Lorraine等地含磷之铁矿价值激增。
1878电灯(ElectricLight)改善照明方法,卫生、安全、方便、光度大。
1882发电机(Dynamo)完成中央传递系统及配电站之设计,提高电力之实用价值,使电力渐成为主要动力。
1883DaimlerInternalCombustionEngine改良内燃机,使用汽油为燃料。汽油原为煤油制造业的副产品,1883年以前被视为废物。
1885BenzInternalCombustionEngine在内燃机上配置电力点火拴,利于油料之点燃。适用于汽车及小汽船,成为小型动力之王。
1884-1891蒸汽涡轮(SteamTurbine)在蒸汽机上装置风车式涡轮,可产生大量动能。适用于发电机和大型越洋轮船、战舰及喷气机。
1892DieselInternalCombustionEngine改良内燃机,可利用粗油为燃料,,利用高压点燃,不需藉助电火花,又可产生大量动能,提高速率。适用于电器工厂、大轮船和机车。1892年注册专利。1898年公开展示。
时间名称贡献及缺点备注
1769蒸汽机车(Self-propelledroadVehicle)利用蒸汽机推动车辆,为蒸汽机车的先驱。行驶于路上,无轨,三轮车式。
1784蒸汽机车(SteamCarriage)利用蒸汽机推动车辆。1.行驶于路上,无轨。Murdock为Watt之助理。
1792煤气灯(GasLamp)改良街灯,利用煤器为照明燃料,利于交通。1812年英煤气股份公司在London成立,1850年后煤气灯普及于欧洲各大城市。
1800’sTelfordSystem发明碎石路面修筑法,加强路面承压力。
1801机关车(火车头Locomotive)首先试验以蒸汽器推动有轨车辆。是年X’mas以蒸汽机推动煤车载工人返乡。
1804蒸汽机车(Self-propelledVehicle)美国第一辆蒸汽机车,以蒸汽机推动螺旋桨使车辆行驶。行驶于路上,无轨。
1820’sMacAdamSystem改良并推广碎石路面修筑法。1820年后此法普及于欧、美及英属印度等地。
1814-1825机关车(火车头Locomotive)改良Trevithick式火车头,节省人力、时间及运费。
1822-1825Stockton-DarlingtonLine此铁路线因Stephenson之合作而修竣。此线有”theFirst-SteamRailway”之称
1827蒸汽货车(DifferentialCarriage)扩大蒸汽机车之体积,增加运输量
1829-1830The“Rocket”改良1825年其本人所设计之火车头,时速增为29哩,刺激欧、美铁路的兴建。此车在1830年Liverpool-ManchesterLine铁路公司所举办的火车头竞赛中夺魁。
1832变速机车蒸汽机车上装置三段变速器,可调整车速。
1863汽车首先试验将其本人设计之内燃机配于车辆上。行驶约6miles。
1864-1875汽车试验以内燃机推动车辆,种类甚多。1875年所设计之汽车仍存在维也纳博物馆展示。
1879电车利用电力推动车辆,使其在铁轨上滑行。于1879年柏林展览会展出,1900’s普及于英法大都市。
1879汽车利用Brayton式内燃机推动车辆,试验成功。1880年以后,欧、美汽车业迅速发展。
1886汽车利用其本人设计之内燃机推动车辆三轮车式。
1893汽车利用Benz式内燃机推动车辆。四轮车式,有蓬。
1775小汽船(SteamShip)首先利用蒸汽机推动轮翼,使船只行驶。在theSeine试航。汽船又称轮船。
1785小汽船(SteamShip)利用蒸汽机推动轮翼,使船只行驶。在thePotomac试航,时速4哩。
1786-1790小汽船(SteamShip)利用蒸汽机推动轮翼,使船只行驶。在theDelaware试航后载客数月。
1802汽船(Steamer)利用蒸汽机推动轮翼,使船只行驶。航行于Forth-Clyde间的运河。
1807汽船(The“Clermont”)改良Fitch式汽船,加快速度,稳定船身在theHudson(N.Y→Albany段)试航成功。
1838天狼星号(The“Sirius”)横渡theAtlantic历时18日。19世纪世界海运仍以费用低廉的帆船为主,大西洋上的帆船,时人称为「飞船」(Flying-Clippers),未因轮船之发明而被淘汰。
1838大西号(The“GreatWestern”)横渡theAtlantic历时15日。
1840AtlanticLiner开创海运新纪元,旅费、运费昂贵
1858大东号(The“GreatEastern”)铁造船身,配置螺旋桨(Screw-propeller)及蹼轮(PaddleWheels),为1850’s轮船之典型。时速13浬(Knots),吨位18,337吨,动能为1,100马力。
估计有人要看吐了,不要捉急,还多着呢。
三、航空、通讯、农具、农耕、品种改良
……
照顾一下大家的情绪,不说了。
关于工业革命的意义,老话题了,如,现代化、蒸汽时代、电力时代、信息时代,时代的发展的加速大都与此有关,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见解。国嘉在这里想说一些别人不常说的。
在人类众多的思潮中,对现代的反思绝对有其重要地位和价值,当然,要寻其源头,大约也是可以找到工业革命。其要义是:一,对现代性既追求,又怀疑,从而导致对现代性的焦虑;二,在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下,对本土的传统美感日渐消失而感受到了一种挽歌情怀。
我们都喜欢沈从文,沈从文《边城》及其中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而《边城》则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有人这样评价:沈从文不仅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生理想的“希腊小庙”,而且,在这座小庙里还供奉着他的文学理想。在这座小庙里,不仅有他崇拜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人物,也不仅有他向往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生活,而且,还有他追求的代表着自然天性的理想文体。在这些理想人物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的光辉,体现着人性中原本就存在的、未被现代文明侵蚀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能够受众多的读者喜爱,跨越时代,超越政见,飞跃海陆,是跟沈从文对现代性的反思分不开,也和一般读者,你、我、他,芸芸众生,其实内心里都有这样的情怀,沈先生描写的理想世界耦合了我们的世界,引发了我们的共鸣,只是我们没有及时将这些思考诉诸笔端,广为传播,偶尔,这种情愫会出现在梦中。
时下,绿水青山正成为时代的呼唤,乡愁何处寄托也正成为中国梦的一部分,其实是呼应了对现代化的反思。
历史车轮滚滚,任何人阻挡不了,现代化的进程也是如此。但是,反思现代化,消除其不利,管控其弊端,完全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