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作者,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
太原北齐徐显墓是通过副所长进入盗洞发现。
2001年春天,考古专家们对太原北齐徐显墓进行抢救式挖掘。进入墓葬之后,专家借着手电筒的光芒,发现墓葬里有很多精美的壁画。于是专家拿出手机拍了一些照片,经过大家仔细的分析,最后确定这是北齐时期的贵族墓。此墓的墓主人是北齐太尉徐显秀。徐显秀大墓特别豪华,它的结构是墓道、天井、俑道墓室、椁室,但是里面已经破坏了不成样子了。据统计这座大墓已前后经历了五次盗挖,但是尽管如此,专家里还是在大墓里找到了500多件文物,其中陶俑320件,瓷器200件。
唐十八陵,除了乾陵未被盗掘,其余全部被温韬所盗,不过现代未曾挖掘
《旧五代史·卷七三·列传二十五》记载:
温韬,华原人。少为盗,据华原,事李茂贞,名彦韬,后降于梁,更名昭图。为耀州节度,唐诸陵在境者悉发之,取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移许州节度使,累官至检校太尉、平章事。韬素善赵岩,每依附之。庄宗入汴,岩恃韬与己素厚,遂奔许州。韬延之于第,斩首传送阙下。同光初,韬来朝,郭崇韬曰:“此劫陵贼,罪不可赦。”韬纳赂刘后,赐姓,名绍冲,遽遣还镇。明宗即位,流于德州,俄赐死。
长子延浚,清泰中为泥水关使;次延招,为父牙帐都校;次延表,邓州指挥使;咸聚居许下。晋天福初,闻张从宾作乱于河阳,咸往依之。从宾虑其难制,悉斩于帐下。
别房太尉墓的颈联是:他日锦衣君得意,莫忘故里放翁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房太尉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他希望房太尉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衣锦荣归,但同时也提醒他不要忘记故里的深情厚谊。这种情感表达深刻而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和故土的珍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