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钺旌旗的读音是máoyuèjīngqí,意思: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旌旗是旗帜的总称。借指军士。旄钺旌旗指的是军队。
钺[yuè]汉语汉字
钺,汉语二级字,读作钺(yuè),1、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2、古星名。
康熙字典钺【戌集上】【金部】康熙笔画:13画部外笔画:5画《广韵》《集韵》《韵会》??王伐切,音越。《广雅》钺,斧也。《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左传·昭十五年》鏚钺秬鬯。《疏》钺大而斧小。《太公·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钺。《释名》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
旄钺旌旗意思是指军队。
旄钺,拼音为máoyuè,意思是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
旌旗,拼音为jīngqí,旌是羽毛指示物,基层部队使用;旗指的是布面指示物,高层部队使用。熊虎为旗,交龙为旂,两字本别,今通用。亦作“旍”。旗帜的总称,也借指军士。
出自: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
《旧唐书·王珂传》:“天子以珂为河中节度,授以旄钺。”
旌旗,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īngqí,旌是羽毛指示物,基层部队使用;旗指的是布面指示物,高层部队使用。熊虎为旗,交龙为旂,两字本别,今通用。亦作“旍”。旗帜的总称,也借指军士。
出自:
《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
陈祗时《丁酉年立春》诗:“兆丰闻竹革,娱晏走旌旗。”
汉·枚乘《七发》:“旍旗偃蹇,羽毛肃纷。”
三国·魏·曹植《怀亲赋》:“步壁垒之常制,识旌旗之所停。”
《宋书·谢晦传》:“旍旂相照,蔽夺日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