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在古代只是穷人喝的吗
迟至公元一五〇〇年以后阿拉伯才有零星文献记载:
在一四〇〇至一五〇〇年间,也门摩卡港和亚丁港突然流行饮用一种名为“咖许”的热饮。
所谓“咖许”,就是把红色咖啡果子摘下,晒干后只用果肉部分,其内的咖啡豆则丢弃不用,再将晒干的咖啡果肉置入陶盘,以文火浅焙后捣碎,再以热水泡煮,趁热饮用。
咖啡浆果其果肉仍含有1%的咖啡因,亦有提神效果,且风味远比嚼食咖啡果叶更甘甜可口,所以很快就传遍阿拉伯半岛。
为何早期的咖许弃用咖啡豆?可能是生豆太硬且苦涩味较重,因而丢弃不用(一五〇〇年以后,咖啡豆才被土耳其人视为珍宝)。
但咖啡果肉晒干加以轻焙,可提高果肉糖分的焦糖化香味,泡煮后冷热皆宜,堪称中古时期阿拉伯的“可口可乐”,广受欢迎(但现代版的咖许却加了咖啡豆调味)。咖许风味较清淡,少了咖啡的浓香,但已从嚼食进化到泡煮,与咖啡饮料越来越近了。
盛行于一四〇〇年后的阿拉伯“可乐”,至今仍是也门国饮,但配方有了很大改变。早期的咖许,只以晒干轻焙的咖啡果肉泡煮,但经过数百年改良,现在已成调味饮料。
目前在也门或阿拉伯半岛喝到的咖许,有古代和现代两种版本。
古代版咖许,依旧不加咖啡粉,只以晒干的果肉,文火轻焙后捣碎,添加豆蔻、肉桂等香料以热水煮沸。放凉装入瓶内,就成了降火的果肉茶或古老的阿拉伯可乐,喝来很像香料茶,也门人视为必各的早午茶。
现代版的咖许,则加入细研磨咖啡粉、姜末肉桂等香料,泡法类似土耳其咖啡,喝来更像姜汁咖啡,人们可能喝不太惯。
到也门观光,很难相信这是个咖啡古国,街头尽是嚼食卡特草或喝卡特茶以及咖许的人,少见有人喝咖啡。当地只有富人才喝得起摩卡咖啡,穷人只好将就咖啡果肉调制的茶饮,令人称奇。
伯爵咖啡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中国。
广东中山伯爵咖啡有限公司是一间专业的食品饮料品牌运营公司,公司拥有上百个伯爵的注册品牌商标权,是一家集管理、营销的专业性食品饮料发展型企业。
伯爵咖啡为了配合在中国的业务拓展,成立了3个伯爵公司,分别为:
伯爵咖啡(中国)有限公司;
广州伯爵咖啡连锁有限公司(总部);
中山伯爵咖啡有限公司。
伯爵咖啡努力为了广大消费者更高品质的咖啡消费新体验,推动咖啡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除了提供优质的咖啡产品外,还设立了伯爵咖啡馆。
19世纪末法国贵族的饮品
咖啡。
咖啡馆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能将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巴黎这个奢侈品和娱乐的大都会,咖啡馆是那些喜爱都市上层社交的人聚会的场所,后来咖啡馆里开始举办音乐会,为了让客人玩的更尽兴。
法国人最初钟情于咖啡,是将其视为赚钱的好生意,而非一种生活必需品。
黑咖啡的寓意与象征
黑咖啡是不加任何修饰的咖啡,黑咖啡带来的是品味咖啡的原始感受。黑咖啡集合了咖啡香甘醇酸苦五味的特点,它原始而又粗犷,深邃而又耐人寻味。然而,我们对黑咖啡总是了解得太少,若即若离的距离让黑色的它倍添神秘。其实,黑咖啡就在身边,爱上它,你就一定会找到它。
各国人均咖啡消费量
排名前十位的基本是北欧诸国,与2010年调查相比,奥地利增幅十分明显(646kg增至908kg);而日本(339kg降至334kg)和美国(423kg增至425kg)基本持平;红茶之国英国则有所减少(302kg降至279kg)。
另外,单从人均咖啡消费量来统计,排在第一的是卢生堡,该国2011年的咖啡豆进口量达到了11149袋(一袋60kg)。
而由于咖啡消费量与各国人口也存在关联,根据著名咖啡供应商AGF在2010年实施的咖啡消费量国别统计显示,排名前4位的分别是美国、巴西、德国和日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