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发现于什么时候
大汶囗文化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城南30公里处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为距今4000一5000年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遗址。
大汶口文化创始人
大汶口先人是汉族人的祖先,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
大汶口国家遗址公园要门票吗
泰安大汶口国家遗址公园不要门票。
大汶口遗址是一座考古遗址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园免费对外开放。
大汶口文化因大汶口遗址而得名。该遗址位于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西南,地处大汶河南北两岸。1959年大汶口遗址首次发现以来,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发掘,共探明遗址区面积82万平方米,发掘7200平方米,发掘墓葬189座,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出土文物内涵十分丰富。
良渚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这些说的都是什么
问题所说的这些文化均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由此可见题主对于新石器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此我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首先,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均为山东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后李文化的年代早于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后李文化陶器单一,夹砂、手制,多为圜底器。大汶口文化时期,该地区的文化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陶器技术有了大发展,以红陶为主,部分灰陶、黑陶和白陶,有些白陶用高岭土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度。典型陶器有各类形制的鼎、大口缸、豆、鬹、三足觚、钵等,刻画符号发达。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连间房屋。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资料来看,该文化的人类流行枕骨人工变形,即是头骨变扁,出现律达70%;青春期拔上侧门齿74%,可能与性成熟有关;口含石质或陶质小球,女性较多,从儿童开始。并且,还在墓葬中随葬獐牙形器。
其次,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均为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年代早于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在中学课本上就出现过。河姆渡文化早期以夹炭黑陶较多,晚期则以夹砂灰陶为主。骨、角、牙及木器丰富是本文化重要特征之一。玉石器较少。良渚文化则以泥质灰胎黑皮陶和夹砂灰黑陶为主;陶器制作技术普遍采用快轮制陶。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主要特色。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其中玉琮个体大,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除此之外,良渚文化还发现了祭坛遗址,如反山墓地、瑶山墓地等。
最后,谈到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年代较晚,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也可称为龙山时代。该文化涉及范围广,一般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此时,陶器制作技术有了极大发展,快轮制陶,蛋壳黑陶是该文化极具特色的器物。此时,各地区城址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可能与人口的不断增加,战争冲突加剧有关。
当然,除了这些文化之外,在长江中游还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黄河流域还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区别
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分早、中、晚三期。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中晚期父系家长制已经确立,同时出现贫富分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
龙山文化,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大汶口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的一种文化。距今约四千至六千多年。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首次发现,故名。分早、中、晚三期。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中晚期出现男女合葬墓,表明父系家长制已经确立,同时出现贫富分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