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交接几种形式
物业管理交接一共有三种形式
一是由建设单位将新建物业移交给物业管理企业;二是在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管理企业并订立物业服务合同后,由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将物业移交给物业管理企业;三是在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终止物业服务合同、退出物业管理项目的同时,由物业管理企业向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移交或交接物业。
一、新建物业的移交
(一)移交双方
在新建物业的移交过程中,移交方为该物业的开发建设单位,承接方为物业管理企业。双方应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及时完整地提供物业有关资料并做好移交工作;物业管理企业也必须严肃认真地做好承接工作。
(二)移交内容
移交的物业资料包括:产权资料,竣工验收资料,设计、施工资料,机电设备资料。物业保修和物业使用说明资料,业主资料。移交的对象包括: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以及相关清单(如房屋建筑清单、共用设施设备清单、园林绿化工程清单、公共配套设施清单等)。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法规政策规定,向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物业管理用房。
二、物业管理机构更迭时管理工作的移交
物业服务合同或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终止,将导致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主体发生变化,物业管理机构发生更迭,与此同时,在相关方之间会发生物业管理的移交行为。
(一)移交双方
物业管理机构更迭是管理工作的移交包括:原有物业管理机构向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移交;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向新的物业管理企业移交。前者的移交方为该物业的原物业管理机构,承接方为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后者的移交方为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承接方为新的物业管理企业。
(二)移交内容
1、物业资料
(1)物业产权资料、综合竣工验收资料、施工设计资料、机电设备资料等。
(2)业主资料包括:
1)业主入住资料。包括入住通知书、入住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相片;
2)房屋装修资料,包括装修申请表、装修验收表、装修图纸、消防审批、验收报告、违章记录等。
(3)管理资料包括:各类值班记录、设备维修记录、水质化验报告等各类服务质量的原始记录。
(4)财务资料包括:固定资产清单、收支账目表、债权债务移交清单、水电抄表记录及费用代收缴明细表、物业服务费收缴明细表、维修资金使用审批资料及记录、其他需移交的各类凭证表格清单。
(5)合同协议书,指对内对外签订的合同、协议原件。
(6)人事档案资料,指双方同意移交留用的在职人员的人事档案、培训、考试记录等。
(7)其他需要移交的资料。
资料移交应按资料分类列出目录,根据目录名称、数量逐一清点是否相符完好,移交后双方在目录清单上盖章、签名。
2、物业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考试吧备管理工作的交接
(1)房屋建筑工程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包括消防、电梯、空调、给水排水、供配电等机电设备及附属配件,共用部位的门窗,各类设备房、管道井、公共门窗的钥匙等。
(2)共用配套设施,包括环境卫生设施(垃圾桶、箱、车等)、绿化设施、公共秩序与消防安全的管理设施(值班室、岗亭、监控设施、车辆道闸、消防配件等)、文娱活动设施(会所、游泳池、各类球场等);
(3)物业管理用房,包括办公用房、活动室、员工宿舍、食堂(包括设施)、仓库等。
停车场、会所等需要经营许可证和资质的,移交单位应协助办理变更手续。
3、人、财、物的移交或交接
(1)人员。在进行物业管理移交时,有可能会有原物业管理机构在本项目任职人员的移交或交接,承接物业的管理企业应与移交方进行友好协商,双方达成共识。
(2)财务。移交双方应做好财务清结、资产盘点等相关移交准备工作。移交的主要内容包括物业服务、维修资金、业主各类押金、停车费、欠收款项、代收代缴的水电费、应付款项、债务等。
(3)物资财产。物资财产包括建设单位提供和物业服务费购置的物资财产等,主要有办公设备、交通工具、通信器材、维修设备工具、备品备件、卫生及绿化养护工具、物业管理软件、财务软件等。
(三)办理交接手续
同新建物业的物业管理移交一样,原物业管理企业退出后的物业管理移交也应该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手续涉及建设单位、原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行业主管部门、新进入的物业管理企业等。在办理手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对物业及共用配套设施设备的使用现状作出评价,真实客观的反映房屋的完好程度;
(2)各类管理资产和各项费用应办理移交,对未结清的费用(如业主拖欠的物业服务费)应明确收取、支付方式;
(3)确认原有物业管理企业退出或留下人员名单;
(4)提出遗留问题的处理方案。
(四)注意事项
(1)明确交接主体和次序。此类物业的物业管理工作移交是原物业管理机构将物业管理工作移交给该物业的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之后,再由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将物业管理工作移交给准备接管的物业管理企业,而不是原物业管理机构向准考试吧备承接的物业管理企业直接移交。虽然在具体移交工作中可合并进行,但要分清楚移交的主体及责任。
(2)各项费用和资产的移交、共用配套设施和机电设备的接管、承接时的物业管理运作衔接是物业管理工作移交中的重点和难点,承接单位应尽量分析全面,考虑周全,以利交接和今后工作的开展。
(3)如承接的部分物业项目还在保修期内,承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移交单位共用签订移交协议,明确具体的保修项目、负责保修的单位及联络方式、保修方面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并在必要时提供原施工或采购合同中关于保修的相关条款文本。
(4)在物业管理移交工作中,对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下,易全部发现,难免存在遗漏,因此在签订移交协议或办理相关手续时应注意做出相关安排,便于在后续工作中能妥善解决发现的问题。
业务员离职时,工作交接出问题的话该怎么办
随着年底临近,岗位交替更加频繁,工作的正常交接和平稳过渡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工作交接中存在的随意性大、程序不规范、监督形同虚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交接的质量和水平,导致后续工作跟不上、接收人焦头烂额、历史遗留积重难返等突出问题,甚至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无法弥补的损失。
那么,企业该如何解决员工离职带来的工作交接问题?
1)建立健全工作交接规章制度。坚持任务清、程序清、资料清、实物清的原则,对工作交接的时限、流程、内容、清单、报告、责任等都应列出明细条款。安排专人对工作交接过程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见证,上不清下不接,对不确定存疑的事项及时提出解决,做到逐项核对、点验实物、帐物相符、手续齐全,并作好记录清单、签字盖章,存档备查。
2)全程做好工作交接跟踪回访。严格把关事前计划准备、事中监督检查、事后回访反馈的每个环节,坚持先办理交接手续再办理离职手续,做到有案可备、有据可查、有迹可循。在办理交接手续前,移交人要提前清理交接事项、填写工作移交清单,单位负责人要认真确认移交的公用物品、逐一审核工作交接清单、查明核实工作进展完成情况、最终确定交接日期。凡属与工作有关的文件、档案、资料、书籍、邮件等一律进行交接,移交人不得个人保管和占为己有,特别是电子图片和文档要在交接的电脑上留存备份,不得擅自删除。留下前任的联系方式和详细地址电话等信息,方便给接收人提供咨询和工作指导。
3)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管理软件,将企业数据(特别是客户数据)集中存储,杜绝因分散导致的风险,通过360度全方位的权限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同时,通过管理软件,可以实现数据移交一键操作,绝无错漏。业务员或者销售离职时,客户往来邮件也是很重要的交接数据,通过管理软件中的邮件管理,所有成员删除的邮件都会保存在总垃圾箱里,除管理员外其他人无法彻底删除,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工作交接人是什么意思
工作交接是指,一个企业单位员工因工作岗位需要,到另外一个岗位去工作,这个员工的手头工作、前期工作、正在进行的工作,要与接任这个员工的人员进行交接,交工作一方,应将手头、前期和目前未干完的工作,交接给接任一方;交接工作,最好有单价人力资源部统一安排交接并全程跟踪,确保交接双方顺利交接完成。
离职的工作交接该怎么做
工作交接主要三大块:事务交接,文件交接,物品交接。所以要离职了,先列单子,按照这三类去罗列交接事项。然后,很重要的一点,单子要和领导沟通,让他签字确认,以免日后公司以交接不全等名字扣钱。
下面细说交接项。
一:事务交接,应包含当前任务和例行工作流程两类。当前任务把关键事项罗列下,当前进展,下一步计划,风险点提示等。做到多细看你和公司关系咋样了,越细越不容易事后扯皮。例行工作主要是说清楚流程,如果以前有积累梳理过SOP,那就最方便了。
二:文件交接,主要也是两类:书面文件和电子文件。这个很细,一般文件列大类,非常关键重要的文件列到具体项。这个度自己把握了。提前要把这些文件分门别类的梳理好,这样交接是最快的。
三:物品交接,主要就是工牌工卡名片等和工作身份相关的物品,电脑相机硬盘等公司资产物品,以及办公室、桌子钥匙等零碎物品。反正除了私人物品,其他都给公司就好了,也不贪公司那点便宜。重点还有去财务查一下有没有欠款或者在途报销款。
大致上差不多了,具体岗位还有细化。交接完了双方签字,一定要让部门主管也签字。离职后半年内做好新人随时可能再找你问问题的准备。当然,答不答随你,尽量攒人品吧。(我之前单位离职两年多了,以前的同事最近还问我一个文件的密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