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来人员租房补贴政策2024
上海租房补贴实行定额轮候制,每年投放300个名额,同意申请对象,包括配偶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租房补贴从公示通过之日开始计算,每季度集中结算发放一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上海租房补贴政策2021,上海租房补贴申请条件以及上海租房补贴什么时候发放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上海租房补贴政策2021
1、上海租房补贴要根据学历来分补贴的金额,也就是学历越高补贴的金额越高,高校毕业生的补贴标准是: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每人每月800元,学士和技师每人每月600元,实际租金低于补贴标准的,按实际租金补贴,外来务工人员每平方米每月每人18元。
2、提租补贴的具体标准是:正部级每月240元,副部级每月210元,正司级每月130元,副司级每月115元,正处级每月100元,副处级每月90元,科级每月80元,科级以下每月70元。
3、无房一次性补贴和住房未达标补贴,只对1998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发放,级差补贴指有房老职工在其现住房面积经达标、未达标、超标处理后,因职务技术等级晋升,按晋升后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与晋升前的差额一次性进行补贴。
二、上海租房补贴申请条件
1、单位条件是:注册并落户在本区,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实业型企业,以及区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用人单位应依法正常经营,无不诚信记录,按规定参加上海市社会保险。
2、个人条件是:申请人包括其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在上海市无住房,且单位无宿舍,与用人单位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在上海工作不满5年。
3、另外申请人必须是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且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才;取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区人才办认定的柔性引进重点人才、创业人才、其他人才。
三、上海租房补贴什么时候发放
1、上海租房补贴实行定额轮候制,每年投放300个名额,同意申请对象,包括配偶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租房补贴从公示通过之日开始计算,每季度集中结算发放一次。
2、上海租房补贴全年都可申报,每月5日为集中申报日,每季度对公示通过的人才集中结算,申报人数超过年度投放名额的,以申报时间进行排队轮候。
重庆外来人口多吗
重庆的外来人口中,老一代上海人多,三线建设时上海七个船舶配件厂迁止重庆涪陵(原涪陵海陵1至7厂),还有江津的几个厂。后来回上海一部分,留在重庆的不少。还有就是山东,沈阳人不少,都是老军工。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的大小老扳们来重庆办企业,开商场,门市(如格力在重庆早建家电厂,并有分销,仓库等巳占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他们一个共同点能吃苦,懂经营,特别是夏天在没有供冷件条的环境也从没休息过。还有武汉,河南,甘肃的也不少。其次就是四川的,以民工为主或棒棒们。来到重庆的外地人,不管大小老扳或是农民工都是为重庆的建设,发展,繁荣起到了极枳作用,为市场繁荣出了力。包括重庆的棒棒等,重庆人都很尊重他们。重庆人从不拿棒棒说长论短。
宁波来上海要隔离吗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有疫情,上海这几天有隔离群体中有发现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所以上海对入境和外地来的人员管控得严。
宁波如果没有确诊患者,可能凭行程码和健康码来上海,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证明更好,毕竟防患于未然,防疫工作人人有责,从大家做起。
为什么上海有这么多外地人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让现实来诠释。
每一个经济繁华的大城市都会有外来人员,上海自然不例外,而且,只要是身处这座城市里,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外地人?”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之所以这样,很大一点就是和上海的政策有关系,那就是如雷贯耳的“海纳百川”,说得俗一点,就是大门敞开,也可以说没有门槛。从来没有哪一个大城市会像上海这样八方迎客,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没有筛选。
这样的后果,就是现在的状态,大量的外地人,出门去不说普通话已经行不通了。这还是上海么?
作为本地人,这样的感触是最深的了。早些年,出门在外自然都是本地话,很少会用得着说普通话,那会生活在这里的外地人,很少,门槛也不低。那会有很严格的外来人员管理制度,必须办理居住证、暂住证,粮油米面也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得到的,还必须有票证,而作为外地人,是不会有这里的票证的,而粮油米面又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那会生活在上海的底层外地人,还是过得蛮艰辛的,很多货物只得加钱购买。这只是一点,难不倒,更有一个让他们闻风丧胆的政策,就是强制遣返制度。
在这样苛刻的制度下,还能有多少的外地人生活在上海?
而后,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强制遣返制度被废除,成了中国司法的一个里程碑。各种票证的废除,只要有钱,就可以行通天下。进上海的门框门槛,不但降低,而是几乎是拆除了,提出了“海纳百川”的政策。从高端到低端,无所不有,外地人就像潮水一般涌入上海,又重现了当年“冒险家的乐园”的盛况。都说上海人排外,事实上,从来没有哪座大城市会像上海这样宽容,要说最不排外的大城市,上海说第二,没有哪个城市敢说第一。
在这里,会用行政手段禁止电视和广播里的沪语节目。学校里禁止说沪语,这是学生学分考核的一个内容,也就是说,身为本地人在本地说本地话,要扣分,而且这样的一幕不单单发生在学校,很多单位也是这样的考核。在外地人面前说上海话就是排外。并且,就是说“外地人”也算是排外,而是要改称“外来人员”。
有了这样的保护政策,高端人才自不必说了,就算是最普通的人,在这里也不愁找不到工作,也不愁找不到赚钱的途径。这,就是上海最最神奇的所在。
我很尊敬那些安分守己,辛勤付出的外地人。但是,对那些一边不停骂着上海和上海人,一边却又打死都不肯离开上海的外地人,非常厌恶。
所以。现在的公众场合,最明显的就是地铁和医院里,水泄不通,外地人的密集程度大到不可想象。不会说普通话,已经是没法出门的了。
上海已经是这样宽容,已经不顾本地人而是偏向外地人了,更不可能保护和弘扬本地文化。所以,别说上海人排外这样的话了。这里已经是外地人的乐园。谁会舍得离开乐园?
外来人员在上海可以办社保卡吗
外来人员在上海可以办社保卡吗?
1、政策相关
2018年1月前,外地人缴纳社保办理的一直都是社会保障卡(医保专用),通常称为医保卡。2018年1月后,随着《上海市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的修改,第四条规定,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的境内来沪人员可以申领社会保障卡,就是说外地人可以在上海办理社保卡,但前提是参加上海的社会保险。
2、如何申领
2018年新规,《办法(修订草案)》规定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的境内来沪人员可以申领社会保障卡(第四条);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的境外人员,参照本办法发放社会保障卡(第三十七条)。
通过单位给你每个月交社保“五险一金”,你就可以在社会保障卡社区受理网点、银行受理网点或者网上服务平台办理社会保障卡申领手续。社保卡的有效期参照身份证的有效期限规定,7周岁至25周岁的,有效期为10年;26周岁至45周岁的,有效期为20年;46周岁以上的,长期有效;未满7周岁的,以年满7周岁的日期为有效期截止日期。而且上海社保卡申领、补领和换领均免收手续费和工本费,是完全免费的民生福利。
所以,就是外地人参加上海的社会保险,已建立本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可以申领社保卡。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一切以社保局官方信息为准)
我是下一站上海,专注上海本地资讯。如果我的回答对您以及您的朋友有帮助,记得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哦!欢迎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