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温文尔雅还是酒鬼赌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李清照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李清照前夫赵明诚,在1129年病死。
李清照是当时士大夫家族的小姐,而宋代礼教已经很严格。
况且李清照是1084年出生,在改嫁的1132年已经有48岁的年龄。
正常来说,李清照是不应该改嫁的。
自然,今天48岁妇女改嫁再寻常不过,也是别人自由。
毕竟那是宋代,大姑娘小媳妇尚且不能改嫁、何谈一个老女人。
单单李清照高龄还改嫁,就足可见她是比较离经叛道的。
而李清照改嫁绝非是没钱,被迫找个男人养着。李清照比后来的丈夫张汝舟还有钱。她也不是没权势,她爸爸是朝中颇有权利的官员,亲戚势力很大。李清照改嫁,应该就是为了找个伴。
李清照其实很有钱,她保留一些珍贵的书画。
张汝舟也是看上这点,才娶了这个年近50岁的女人。
根据当时社会来说,女人嫁人以后,陪嫁就是丈夫的财产。女人可以保留一部分陪嫁品作为小金库,但大部分还是要给丈夫支配。
然而,李清照不允许丈夫张汝舟动她的财产。
张汝舟本来娶妻就是图钱,此时极为恼怒,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这种情况下,李清照也很厉害,竟然去告丈夫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
张汝舟因此除去功名,差点坐牢。
要知道,在宋代是大男子主义社会,只允许丈夫休妻,不允许妻子主动离婚。
如果妻子无论什么原因告丈夫,妻子首先就要坐牢3年。
而李清照整垮丈夫以后,就申请离婚。离婚批准后,李清照按照法律被判刑3年。
后她动用社会关系坐牢9天被释放,但罪名是承担了。
在当时社会,这绝对是超级八卦社会新闻,也是巨大的丑闻!一般妇女哪里受得了,早就因此投河上吊了。
李清照根本不当回事。
大家看看,李清照哪里是好惹的女人,放在今天也是性格女!
求对李清照的经典评价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以清新脱俗、婉约细腻著称,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以下是一些对李清照的经典评价:
她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词作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李清照的词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她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类普遍的情感。她的词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价值。
李清照的词作具有清新自然、婉约细腻的风格,她的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著称。她的词作不仅具有艺术感染力,也具有文化影响力。
李清照的词作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女性的情感和思想,也表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李清照的词作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之一,她的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总之,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词作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价值。
古人对李清照的评价
李清照被古人普遍认为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她的词作情感真挚,表达细腻,以爱情和离别为主题,深受读者喜爱。她的词语优美,意境深远,常常以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她的作品流传至今,被广泛传诵,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古人对李清照的评价是她是一位才情出众、感情丰富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各位专家学者对李清照的评价
称赞李清照词婉娈清丽的学者很多,比如康震,胡适,胡怀琛,刘大杰,吕思勉等。
吕思勉:北宋女词人,则有李易安。……夫妇皆擅学问,长诗文,精金石,诚一代之才媛也。易安诗笔稍弱,词则极婉秀,且亦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者,实倚声之正宗,非徒以闺阁见称也。
李清照怎样评价李白
李白是空前绝后的不朽的艺术家,没有人能超越。
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清照是怎样评论苏东坡的
千古才女李清照对千古才子的词作音律产生了疑问,并提出了批评,说苏东坡不懂音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李清照提出的问题是否是苏东坡真的存在的呢?请接着往下看。
李清照在她的一篇论述性文章——《词论》里面指名道姓地指出:
“至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意思是说:晏殊、欧阳修、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学问自不用说,填词更是犹如在大海里面取水一样容易,但是,所填的词都像诗,缺乏真正的词那样的韵律。
李清照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她提到:
“诗只分平仄,而词却分五音、五声、六律、发音的清、浊、轻、重。如果声韵不准,这首词写得再漂亮都没法唱了,如果非要唱,定然论为笑柄。”
这就是李清照批评苏东坡不懂音律的论据,可以看出:李清照对词的研究是非常深的,特别是韵律这一块儿。
这是虎妞·Zblog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发布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4-02-01 19:00:5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