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心的心理实验
一种关于信心的常见心理实验是“悬崖实验”。这个实验最早由心理学家CurtisFaith(1978)提出。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面临潜在危险或困难任务时,信心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情绪的。这个实验通常采用一个人工制作的悬崖模型,其中一个平台上有一个深深的虚拟悬崖,另一个平台上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实验参与者被要求在两个平台之间选择,他们必须决定是否跳过虚拟悬崖。研究者会通过测量参与者的反应时间、生理指标(如心率)和情绪问卷等方式,来评估参与者的信心水平。经过多次实验,研究者发现,信心水平高的人更倾向于选择跳过虚拟悬崖,而信心水平低的人或者缺乏信心的人更倾向于选择不跳过。此外,实验还发现,不同的信心水平会对参与者的情绪状态产生影响。信心水平高的人通常更具有积极的情绪,而信心水平低的人则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这个实验表明,信心在人们的行为和情绪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信心的人更有可能面对挑战,采取积极的行动,而低信心的人则更容易退缩、产生消极情绪。这种实验也有助于理解信心如何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决策和行为。
如何介绍心理学实验范式
所谓的范式就是一些经典的实验模型,你只要将这个实验的大致假设,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方法,程序过程,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写出来就OK了。不需要精确的实验数据。
促进实验心理学诞生的著作
1862年,冯特出版了《对于感知觉的贡献》一书,论述了对于感知觉的实验研究,并在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出“实验心理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被看作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思想的形成及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两个部分,一般每周两个课时,理论、实验相辅相成,同步教学。
实验心理学是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教学和科研不可缺少的学科。
心理学实验,固定组比较设计
首先明白这个概念,成熟和历史因素
所谓成熟是指被试在自然状态下,自己成长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而历史因素是指被试过去的行为等等可能会对现在实验产生影响。
其次我们再来谈这个实验,固定组比较实验,把被试分成两个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两者只有实验处理不同,两者都经过相同的时间,其他的方面我们假设全都相同。实验的前提我们也是这样假设的,你应该明白,实验前只要我们没发现显著性差异都算两者相同。但是这个是不严格的实验设计,所以是固定组没有前测的实验。
心理学实验设计应该注意哪些基本问题
1.操作定义2.主试被试3.误差控制4误差来源5影响因素干扰因素
6过程说明7材料介绍8结果分析
做心理实验时应遵循的要求
做心理学研究及做心理实验时应遵循的要求和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即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心理学研究,对于任何心理现象,都要依照它们的真实情况加以考察。
系统性原则,管理心理系统把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等都看成是整体的要素,既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
发展性原则,要求把心理现象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
这是虎妞·Zblog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发布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4-02-01 15:42:3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