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职责
一、在政教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二、定期为师生开展专题讲座。
三、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
四、定期为家长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五、利用“悄悄话信箱”、心理小报、网上热线、心理自助社团等形式,开展心理辅导。
六、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咨询记录完整,收集典型案例。
七、起始年级团体心理档案完备,并有相应的分析与思考。
八、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专门培训、学术研讨、教研交流等活动。
九、每学期须有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总结
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1、每天可以笑着面对学生
2、学生把你当成知心的哥哥姐姐
3、工作是你的乐趣
心理健康的标准
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报考条件:1、毕业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考生,可在符合其它条件的基础上直接报考。
2、如果专业相符,但是大专学历,那么要先接受正规的心理师培训,并且要获取结业证书。
3、倘若是其它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要先经过心理师正规培训,满足相应课时且取得了结业证书才能报考心理学教师资格证。
教师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有哪些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寻求支持:教师可以与同事、家人或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扰和压力。他们可以提供支持和理解,帮助教师缓解压力。
2.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他们可以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3.培养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运动、音乐、阅读等,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4.学习应对技巧:教师可以学习一些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困难和挫折。
5.寻求专业支持:如果教师感到心理压力过大或情绪困扰严重,他们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包括寻求支持、建立工作生活平衡、培养兴趣爱好、学习应对技巧和寻求专业支持。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怎么考
想要报考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可根据各省市内发布的考试公告登录官方网站,然后按照步骤一步步进行注册并报名。报名后如果审核成功的话,便可以缴费并准备参加考试了。
笔试的科目有三门,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至于面试则是各省市自行命题。当考生的考试成绩在有效期之内,且通过了其它的审核环节,如体检、资格附近等等,便能前往指定地点进行证书的申领。
心理健康教师在职称评比中的优势
没有优势,在学校教师职称评比中,以高考学科为主的明显占优势,容易出成绩,容易出论文。
反观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辅助教育,没有优势,唯一的好处就是这学科老师人数了,竞争性不大。
这是虎妞·Zblog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发布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4-02-01 15:19:0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