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是谁命名的
河姆渡文化是由考古学家在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宁波的河姆渡镇,并根据这一发现进行命名的。这个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下游以南的宁波地区和舟山群岛。河姆渡文化的绝对年代大致为距今7000~6400年左右,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河姆渡文化是早期稻作文化的代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稻谷遗迹。
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时期
河姆渡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什么历史时期河姆渡属于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农耕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资料。
谁能解释一下“余姚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
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主要体现的研究价值
河姆渡遗址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为研究中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的南诏德化碑对于研究南诏的职官制度、唐代云南民族史,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河姆渡文化谁命名的
是夏鼎命名的
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宁波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973年,发现于浙江宁波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宁波及舟山群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距今约7021~5021年),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址是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约7000—5000年前)遗址。
河姆渡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
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依据,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河姆渡人概括是什么文明
河姆渡人创造了远古时期人类文明,即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
河姆渡文化因有巢氏先民的迁徙而加速与外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与浙江良渚文化、安徽凌家滩文化广泛交融;共同构成了有巢氏先民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
这是虎妞·Zblog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发布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4-02-01 14:38:4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