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资料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今又成为中国老年人的节日。
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赏菊、放风筝、吃重阳糕等习俗。
九、久相连,高、糕相谐,均含有万事皆“久”、皆“高”之祈福意。
重阳节缘于哪个人物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重阳节八个习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所以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
重阳节根据地方不同,风俗习惯大致有:
一、登高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的首要习俗。
此时秋高气爽,登高远望能令人心旷神怡,更有健身祛病的功效。
二、辞青
重阳登高,也是观赏红叶的好时机。
此时天气渐冷,层林尽染、草木凋零。
郁郁葱葱的绿色,早已已消失不见。
观赏红叶,又被称为“辞青”。
三、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观赏菊花的风俗。
农历九月又称菊月,九月初九重阳节,亦是菊花节。
四、晒秋
重阳时节,也是丰收的季节。
我国农村地区,还保留了“晒秋”习俗。
在自家房前屋后,搭起架晒、晾晒农作物。
祈愿来年也能有个好收成。
五、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年的,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六、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掺进新打下的粮食当中。
一并酿制成酒,留待来年九月九日饮用。
七、佩戴茱萸
民间认为,农历五月初五、九月初九,都是逢凶之日。
八、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糕”谐音“高”,取节节高升的意思。
以上是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有些也有稍许不同。
传统节日禁忌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特别是正月初一禁忌一切不吉利的东西。
其它节日也多有禁忌,如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忌动剪刀针线,忌推磨,汲水忌碰井沿,都是怕伤了龙气。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禁忌烟火。七月“鬼节”忌晚间外出,以免惊动鬼神而遭殃。八月中秋节忌阴雨,否则来年年成不好。九月重阳节有的地方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家,有忌讳“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等。
重阳节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重阳节有登高、吃糕吃面、尊老敬老、赏菊、宴师等风俗活动。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2、吃糕吃面:农历九月九日吃枣糕,取意早日升高。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则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3、尊老敬老:九九重阳节,象征老年人长寿的佳节,习惯慰问老人。老人们喜欢到门外遛达遛达,锻炼锻炼。体魄强壮者还要登上附近的高处,极目远舒,以壮暮志。
4、赏菊: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金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人在赏菊之时,还习惯饮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欢在这天饮菊花酒。多数是在酒中泡点干菊花。晋北一些地方,饮酒喜在门外,称为辞青,意喻告别秋天。
5、宴师:旧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学董牵头,组织村民杀一只羊做饭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时商讨本村下一年的教书事宜,或继续留聘,或另请高明。今天学校教师多为公职人员,不少农村仍然习惯在这一天宴请老师。
重阳节指什么节气
重阳节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的古老传统里面敬老爱老的一个节日,不能说是节气。
因为节气是说的春夏秋冬的24个节气,一个季节六个节气,统称为24个节气。
而重阳节自古就有登高的风俗,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书写了许多关于重阳节的诗词歌赋
这是虎妞·Zblog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发布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4-02-01 11:43:0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