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请缨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主动请求带兵出击,报国立功的机会。
自主请缨的典故:
西汉武帝时,南越王请求与汉和亲,武帝打算乘机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谏议大夫终军主动请求说:“请您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会把南越王绑来送到您的殿下。”终军不辱使命,最终说服南越王向汉朝称臣。
终军弱冠典故
终军请缨,中国古代典故。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西汉武帝朝,南越(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割据政权尚未完全归附,他又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请缨”一词即典出于此)。至南越后,他说服南越王臣服汉朝,但南越丞相吕嘉极力反对,发兵攻杀南越王及汉使者,终军亦被杀。死时年仅20余岁,世人称之为“终童”。后以此典故指主动担当重任,建功报国。
等终军之弱冠典故
终军(?—前112)字子云,今历城仲宫人,西汉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终军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封谒者给事中,参与朝政,后擢升谏大夫。
终军在维护中央集权,制止诸侯割据,抵御外族侵扰等方面,都有成就,他又曾先后成功出使匈奴、南越。当时的南越指居住在广东、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秦末,南越郡龙川令赵佗乘农民战争之机,起兵攻占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朝建立后,南越同汉朝的关系时好时坏。
终军出使南越前,曾请求汉武帝赐给他“长缨”,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汉朝,就用长缨活捉南越王,从此,终军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请缨”也成为投军报国的代称。终军到南越后,慷慨陈辞,据理力争,终于使南越王答应归顺汉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年仅20余岁的终军被南越相吕嘉杀害,时人称为“终童”。据《济南府志》载,终军死后归葬济南。
请缨是啥意思
请缨是一种用于表达自愿或主动请承担某项任务、责任或义务的意思。它源自古代军队中的军事术语,指的是士兵主动请求上阵或请愿执行危险任务。现在,"请缨"这个词汇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表达个人愿意承担某项工作、任务或责任,并表示愿意付出努力和负责。
请缨的含义通常与勇敢、主动和积极的态度有关。当有重要任务需要完成时,一个人如果请缨,意味着他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付出努力来达成目标。请缨通常被视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出个人的勇气、责任感和决心。
总之,"请缨"常用于表示主动请愿承担某项责任或任务,展现个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愿意承担责任的心态。
弱冠请长缨的典故
"弱冠请长缨"是一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将领项羽在二十岁时,就已经展现出非凡的勇武和领导才能。他向楚王请缨,希望能够率领军队出征,为国家立下功勋。这个典故表达了年轻人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鼓励年轻人在年轻时就要有志向、有担当,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长缨缚苍龙的典故
典故内容:
汉武帝时,南越与汉朝和亲,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王,想让南越王来朝拜,作汉王朝的诸侯国。终军主动请求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于是终军前往游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信了终军的话,并且答应举国附属汉朝。南越宰相吕嘉不愿归顺汉朝,便发兵攻击南越王以及出使南越的汉朝使者,南越王和汉朝使者都被杀了。终年死时年仅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他为“终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