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自传产生过程
解放前,老舍曾写过一篇自传,质朴自谦,妙趣横生。这篇自传全文如下: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事,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老舍的求学之路
老舍(1899—1966),现、当代剧作家、小说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原名舒庆春,青年时期改名舒舍予。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7岁上私塾。1913年考入北京市立三中,后转入北京师范学校本科。
老舍名人名言五字
1.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
2.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3.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4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
5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
老舍还在吗
不在了。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他1948年唱过黄梅戏,还受到严凤英的表扬。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夫人胡絜青(1905-2001)。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但是他永远活在大家心里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
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土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老舍自传
解放前,老舍曾写过一篇自传,质朴自谦,妙趣横生。这篇自传全文如下: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事,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