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舒婷原名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舒婷,女,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拖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致橡树经典语录
1.一只打翻的酒壶,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舒婷《致橡树》
2.我如果爱你——决不象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舒婷《致橡树》
3.我如果爱你,就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树》
4.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舒婷《致橡树》
致橡树舒婷全文诗歌形式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舒婷《致橡树》中的“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舒婷的致橡树是经典的爱情诗。有着独立和自由的思想。橡树代表着自己的丈夫木棉代表着自己象征自己独立自由的爱情
舒婷的致橡树中最后一句,足下的土地中的土地指什么
指祖国,他写致橡树主要是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感激之情。所以全诗都是围绕祖国展开的
舒婷的《致橡树》该怎么划分朗读节奏
舒婷的《致橡树》篇幅太长了,我就我比较喜欢的一段来进行节奏的划分: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其中斜杠需要停顿,都好和句号也是需要停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