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三国名人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在汉末三国时期分属于冀州刺史部和幽州刺史部。据不安全统计,籍贯为该市的三国名人共有七位。其中,沧州市下辖的献县三人,沧州市代管的任丘市四人。
第一位献县籍名人名叫沐并,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廉吏。沐并早年丧父,生活艰辛。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夺取冀州后,沐并步入仕途,在冀州任职。在此期间,沐并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深得百姓爱戴,廉吏的美名慢慢传开。此后,沐并又加入了曹操集团,并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进入曹操丞相府担任军谋掾一职。
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沐并担任成皋县县令时,校事刘肇向县吏索要谷物。当时,成皋正遭受严重的蝗灾和旱灾,谷物歉收,县吏拿不出谷物。刘肇大怒,公然冲进沐并府第大骂。沐并气愤不已,持刀冲出欲将刘肇逮捕。刘肇见势不妙,仓皇而逃。回到京城后,刘肇在魏文帝曹丕面前诬陷沐并,不明真相的曹丕下诏将沐并逮捕。虽然此事后来得到平反,沐并官复原职,但沐并在随后十余年间的仕途陷入停滞。直到曹魏正始年间,沐并才得到魏帝曹芳的提拔,先后担任长史、济阴郡太守、议郎等职。数年后,沐并病逝。
第二位献县籍名人是名叫董承,是汉献帝刘协的岳父。董承原本是董卓女婿牛辅麾下的将领,后随李傕、郭汜等人一起攻克长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东归洛阳,时任安集将军的董承跟随左右,负责保护汉献帝及朝臣的安全。在此期间,董承多次与李傕、郭汜爆发激战,直到第二年年初才将汉献帝护送至洛阳,董承也因此被汉献帝晋升为卫将军之职。
曹操控制朝政后,董承又被任命为车骑将军。董承对曹操的专权非常不满,秘密与王子服、吴兰、刘备等人结盟,企图诛杀曹操。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的密谋泄露,最终被曹操所杀。
第三位献县籍名人是董承的女儿董贵人。董贵人成为汉献帝嫔妃的具体时间不详。汉献帝被迁至许县时,董贵人不离左右。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父亲董承遭曹操处死,怀有身孕的董贵人遭到株连,被曹操处死。
任丘市籍三国名人出自两大家族。首先要介绍的是邢氏家族的一对父子,父亲名叫邢颙,儿子名为邢友。邢颙,字子昂,早年被推荐为孝廉,得到了司徒府的征召,但邢颙并没有因此步入仕途,而是更名换姓来到了右北平,与好友田畴隐居于徐无山。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邢颙投靠曹操,被任命为冀州从事一职。此后,邢颙又历任广宗县县长、丞相门下督、左冯翊、东曹掾等职,因其品德高尚、为官清廉被誉为“德行堂堂邢子昂”。
曹操晚年时,曾在立嗣一事上犹豫不决。他曾向邢颙问策。邢颙直言不讳,认为废长立幼不利于稳定。最终,邢颙的这一建议也得到了曹操的采纳,曹丕成了曹操的继承人。曹魏帝国建立后,邢颙历任侍中、尚书仆射、司隶校尉、太常等职,是魏文帝曹丕的心腹。曹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邢颙病逝。邢颙的儿子名叫邢友,继承了父亲关内侯的爵位,继续为曹魏效力,但具体事迹不详。
任丘市籍的另外两位三国名人出自张氏家族,也是一对父子,父亲名叫张郃,儿子名为张雄。张郃,字儁乂,早年在冀州牧韩馥属下效力,官拜军司马一职。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夺取冀州,将张郃晋升为校尉,数年后又将其任命为宁国中郎将。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张郃跟随袁绍进入战场。曹操火烧乌巢期间,张郃提出以主力增援乌巢的建议,遭到袁绍的拒绝,最终导致袁军粮草物资被曹操烧毁。事后,张郃又遭到了谋士郭图的诬陷,不得已离开袁绍投降曹操,被曹操任命为偏将军之职。至此,张郃正式成为曹操集团的一员。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张郃战功赫赫,是曹军著名的“五子良将”之一。刘备、诸葛亮对张郃的军事指挥能力忌惮不已。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一出祁山”之战。张郃率数万铁骑赶往西北战场,在街亭一役中重创诸葛亮爱将马谡,令诸葛亮的首次北伐以惨败告终。在随后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张郃多次获胜,成为令诸葛亮最为头疼的对手。不过,在曹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的木门道一役中,张郃却意外阵亡。张雄,是张郃的儿子。张郃阵亡后,张雄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继续为曹魏帝国效力,具体事迹不详。
祖籍沧州的名人
一是扁鹊,今沧州市任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被尊为医嘱。
二是马致远,今沧州市东光县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戏曲作家,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三是张之洞,沧州市南皮县人,晚清名臣之一。
沧州七大历史名人
一是扁鹊,沧州任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曾经为齐桓公看过病。
二是张之洞,沧州南皮人,是晚清时期中兴名臣,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是冯国璋,北洋军阀直系军阀的创始人。
沧州献县各村名人
①马本斋,回族名叫“优素福”,学名马守清,献县东辛庄(现各本斋村)。
纪晓岚:纪昀(1724一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窦尔墩(1626一1687,原名窦开山,献县窦三疃人。
河北省沧州市摔跤名人
陈建任,男,1968年2月岀生,河北沧州人。本科学历,著名书画大家李燕刚老师的入室弟子、全国政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特邀书法家、中国将军书画院特邀书法家、并担任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名家书画全国巡展组委会艺术顾问、诗人、中国武术七段、世界博技联盟副会长、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副会长。
武术上也造诣颇深,中国武术七段。
1980跟随著名武术击技大家海朝英传人张贵森老师练八极拳、查拳、弹腿、劈挂拳、散打。
1987、1988年、荣获两次全国散打冠军。
1999年拜著名武术家张全亮老师学练吴氏太极拳、梁氏八卦掌、太极推手等传统武艺。
2001曾获北京市推手冠军。
2002年荣获北京市武术比赛八卦掌一等奖。
2003年与中国式摔跤冠军著名摔跤名家田景生教练交流中国传统武术及摔跤。
2004年以教练员身份带领河北摔跤一队参加安徽举办全国冠军赛、获得团体道德风尚奖、冠军一名、亚军一名、前四两名、荣誉奖若干。
2005以教练身份带领河北邯郸举办的中国式摔跤冠军赛、荣获团体一等奖、队员取得个人冠军三名。
2005年荣获意大利米兰第十届世界杯武术锦标大赛70公斤级推手第一名。
2007以教练身份带领河北摔跤队参加山东聊城举办全国锦标赛取得个人冠军一名、亚军二名、前四二名的好成绩。
2008德州举办全国中国式摔跤、以教练身份带河北摔跤队荣获冠军一名、亚军三名的成绩。
2011年带领河北队在天津举办锦明杯电视跤王争霸赛、取得冠军一名、亚军一名、前四三名的好成绩。
2013年以教练员身份代表中国香港摔跤队、在江苏宜兴参加天地龙杯国际邀请赛、队员取得冠军一名亚军二名好成绩。
河北沧州吴桥的名人
吴浔源(1824—1902)名凤子,字棠湖。河北宁津县小店乡王庄人,后迁居河北省吴桥县旧城。(吴桥县旧城有北吴南吴一说,北吴指吴浔源,南吴指他二哥。)生于道光五年十月初二日,清末史学家、书法家、音乐家、画家、收藏家、考古学家。饶州同知。1861年(咸丰十一年)考中副贡。1875年(光绪元年)考中恩科举人。学识渊博,尤其致力于历史典籍和古代文物的研究。京朝士大夫每得古物,常登门求他鉴赏。吴浔源工书画金石,酷嗜金石文字,其书法遐迩闻名,工隶书,精通铁笔,摹峋嵝碑称绝艺。其石刻《朱子治家格言》全文,颇为时人称道。音乐造诣颇深,善吹埙,曾复制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埙传世,以阐发古音之秘。又出其绪余为雕、绣、绘画。范润华,号子苏,别署野逸山人,斋号藏真精舍;1939年生于河北吴桥,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书法研究生导师。家乡吴桥建有范润华狂草艺术馆,山东济南设有润华书画院。1991年,他曾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首创狂草独展于书坛,又先后在全国各地巡展,受到中外观众和专家的赞誉。范润华少年时期就醉心于书法艺术,50余年来痴心研习历代碑帖,涉猎博深,诸体有成,尤精狂草,并以狂草而卓然名世。其狂草作品潇洒豪迈、激情洋溢、浪漫奇诡。他的书法作品多年来屡次在各种书法大展上亮相,因其独特的风格成为天津书坛别具一格的狂草书法家。范润华不但精研狂草艺术,还将积累多年的书法创作经验心得进行总结,把实践创作上升为理论阐述,有专著《书法知识概要》、《范润华狂草作品集》、《范润华狂草丛帖》、《范润华楷狂对照选》、《狂草探微》等行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专题报道过他的狂草艺术。其传略已入编《东方之子》、《中华骄子》、《世界名人录》、《中国书法家大辞典》等近50部辞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